据媒体报道称,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六次年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透露,到2012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累计结余7644亿元。
在中研普华研究员张祥光看来,其背后是医保资金管理效率、使用效率存在问题。
“医保基金的结余率过高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国医保管理制度体制、机制上还存在问题,这一方面应该继续深化改革。”张祥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
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1998年正式建立,将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也是深化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改革。作为“救命钱”的医疗保险基金对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基本医疗权益以及减轻民众高昂的医药费有着重大意义。然而,这项“惠民”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
据资料显示,由人社部管理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直存在钱“花不出去”的现状,且每年都有大量结余。
事实上,医疗保险基金大量结余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早在20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财政部也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对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文件的下发,似乎对基金结余过多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另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99年至今,除2010年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都超过20%,最高的2011年达到35%,而发达国家通常将结余控制在10%以下。
“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资金累计结余量大折射出了保障程度低,现行医保报销规定低于花费下限标准的“小病”不予报销或报销比例极低。而一旦得了大病,资费的比例远远大于医保报销的比例。”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黄晴云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保险基金结余大量存在,我们仍需要继续追问,大量结余基金花不出去,会带来哪些风险呢?
黄晴云表示,医保基金中包含了财政投入,资金沉淀意味着公共财政资源的严重浪费。一方面,由于对医保基金的使用存在缺乏较系统的监管,医保基金结余过高反而可能激发出挪用等寻租行为。另一方面,为避免发生风险,医保资金是不用于投资,但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医保资金会因为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与此同时,黄晴云强调,虽然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积极对医疗保障体系进行整改和优化,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一矛盾也折射出了医保资金管理的效率问题,同时也说明医疗改革还有很大空间。
张祥光建议,当前医疗保障制度需要转变理念,减少结余,提高报销比例。此外,应该提高基金统筹管理层级,做大风险池。具体而言,目前农村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无论是门诊、住院还是大病报销比例最高都没有超过65%,这部分人员有提高报销比例的较大空间,政府应该担负起医保的主要责任。
“总之,加大医保体制改革,较大幅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是提高医保基金利用率、降低结余率的治本之策。”张祥光认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