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4年攀升
报告特别指出,65岁以上老年人不良反应报告占17.8%,较2012年升高了1.4%,这是自2009年以来报告比例连续4年呈现小幅升高态势。在一些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较大。例如治疗痛风药别嘌醇片,65岁以上老年患者占严重病例报告总人群的45.1%。
报告分析原因称,老年人在生理、心理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给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增加恰恰反映了我们对药品安全控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每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数量,受到该药品的使用量和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故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的排名仅是报告数据多少的直接反映,不代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高低。
选择抗菌药
老年人需谨慎
老年人在生理、心理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给用药安全带来隐患。在生理方面,老年人肝肾功能退化,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均受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老年人往往身患数病,经常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在心理方面,老年患者安全用药常识相对缺乏,自我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很多老年患者求医心切、用药依从性较差,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抗菌药物在人体吸收以后,多由肝肾解毒、排泄,因此,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在使用抗菌药时需慎重,不宜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长期服用会损害肝细胞,并伴有对骨髓、心脏、肾脏及皮肤的损害。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使用时间稍长,会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平衡失调,对肾脏也有影响。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霉素、呋喃妥因等可能在肝胆内瘀积,产生中毒和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