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免疫过的犬咬伤也别大意

2014/7/16 来源:搜狐健康a-A+

暴露后处置至关重要

暴露后处置的两大原则:一方面最大限度清除病毒;另一方面尽快提高机体免疫力。伤口清洗消毒、疫苗全程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缺一不可。

伤口处理应以最大程度清除病毒并减少损害为原则。国内目前建议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用75%的酒精涂擦伤口进行消毒。对于浓度的限制在现实中既难以实现也无必要,建议取消肥皂水的浓度,而75%的酒精对于伤口愈合不利并且酒精对狂犬病灭活能力有限,建议改用更加适宜的消毒剂。WHO没有规定具体浓度和时间,并建议使用适宜的消毒剂。

WHO新版报告中重点强调疫苗接种在狂犬病预防方面的重要性,并特别指出:“在暴露后免疫中,关键是在暴露后一周内完成前3剂疫苗的注射”。强调暴露后一周为预防接种的关键时期,一周内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以保证免疫效果。报告将暴露后免疫程序纳入正文,推荐的肌内注射程序仍为5针法和“2-1-1”两种。同时,仍然推荐在经济困难的地区使用皮内接种程序。我国2009年的《规范》中推荐5针法,目前我国“2-1-1”程序也在广泛使用,这种程序减少两次就诊、一次接种,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另外,从疾病预防角度来讲,有助于暴露者完成全程接种,首次加倍可以更早产生保护作用,对于免疫成功至关重要。“2-1-1”程序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接种程序,已经在国际上使用了近30年,国内已经有1000多万人接受了“2-1-1”的免疫,可以用于严重咬伤的暴露后预防,没有出现免疫失败的病例,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对于Ⅲ级暴露以及部分特殊情况下的Ⅱ级暴露应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方面WHO和国内的建议基本一致。不同的是,WHO建议对于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没有禁忌证,马源性免疫球蛋白(马血清)可不进行过敏测试直接使用,而国内则建议进行过敏测试。

高流行地区建议提前接种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在高流行区生活或者旅游的人建议进行0、7、28或21天的暴露前接种。特别是高流行区的儿童,因为儿童年龄小,在被犬只轻微咬伤或抓伤时可能不会主动告诉大人,造成没有及时处置。暴露前接种可以提供抗体保护,在发生严重暴露时只需要打两针加强针,也不用再接种昂贵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于经常接触动物、宠物或者处置门诊的工作人员也建议进行暴露前接种,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按需要进行加强。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40716/99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