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死灰复燃 广东梅毒感染率为全国1.5倍

2014/7/17 来源:广州日报a-A+
    梅毒旧称“广疮”,民间很多人以为它已经灭绝了。昨日,岭南—北卡性传播疾病国际学术论坛在穗举行。专家呼吁:哪怕一次危险性行为后,也要记得筛查梅毒!

据广东省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报告,2011年、2012年、2013年,全省梅毒报告发病、死亡的数据分别是46742人、14人;48279人、11人;48288人、15人。

而根据广东全省梅毒监测系统数据,2012年,每10万广东人中,就有51人在被动监测中发现感染梅毒,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分析说,梅毒真的不是民间总以为的“灭绝”了,反而是1979年出现死灰复燃,至今平均年增5%的发病率更显示,梅毒正在“逐渐燎原”。究其原因,改革开放后,广东一直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人员流动性强,因此包括梅毒在内的性传播疾病发病趋高。

更令性病防控专家忧虑的是,梅毒死亡病例在逐渐增多,近三年维持在两位数,且2013年达15人。这意味着,可能很多未能早期筛查发现的梅毒患者,在经历10年甚至30年的感染后,终因其他原因激发发病,这时已经进入晚期,极易导致死亡,且不知感染期内又传播了多少人。

“最冤枉”:约20%育龄妇女感染后无症状

梅毒防控专家注意到,如今75%的感染者年龄段在20岁~60岁,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梅毒感染报告每年增加1000例左右,专家分析老人生病住院接受检查机会多、老人不带避孕套发生高危性行为较多等都是原因。

此外,妇女作为另一被感染群体也引起专家重视。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性病科主任杨立刚说,女性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而且在怀孕时会发生母婴传播,如2012年全省胎传梅毒达1662例。

2009年、2011年、2013年,江门地区作为试点,对育龄妇女总体梅毒筛查发现,阳性率竟达1.41%、1.04%和0.75%。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40717/99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