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事件追踪:质量经理承认高层授意“操作”

2014/7/23 来源:解放日报a-A+

也有受访者表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监管跟不上、不加大力度,类似事情还会发生。”也因此,有受访者称以后尽量在家吃饭,“能自己做饭就自己做,这样最安心。”

 韩正批示:彻查严处,一追到底

针对此次事件,市委书记韩正高度重视,立即作出批示:食品安全关系群众的健康与安全,必须“零容忍”。市食药监、公安、工商等部门必须共同彻查严处,依法一追到底,查处情况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布。

市长杨雄也批示要求市食药监局等部门严肃查处、严格问责、决不放过。同时,要举一反三、查堵漏洞,通过此事的处理,使本市食品安全水平和监管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
 

 福喜是怎样成为“先进单位”的?

记者在福喜厂区看到,一个玻璃柜里摆满了各个部门和组织颁发的奖项,2007年其获得嘉定区安监局等部门颁发的“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就在今年,它还被评为“嘉定新城(马陆镇)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A级)”。其厂区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经是公司无安全事故第328天。

欧喜投资中国区深加工部总经理杨立群20日晚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强调公司及其下游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并表示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但对曝光的问题一直不予置评。“一直强调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就能成为“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这个“先进单位”是怎么评的?在这“无安全事故的328天”里,到底有多少违规行为?希望相关部门给出答案。

此外,杨立群曾对记者表示,客户会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那么,这些企业平时究竟是如何对供应商进行审查的?严格的供应商审核管理体系缘何没发现问题?记者向下游快餐企业等方求证,但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回应。

  是没有认真查还是不容易查?

福喜被曝光,公众不得不质疑:为什么这些问题总要等媒体曝光之后监管部门才去查处?难道没有日常的监管吗?

虽然企业造假通常都是隐秘的,监管部门也不能以“取证艰难”作为借口推卸责任,而应反思日常抽查等工作机制的有效性。科学松鼠会成员崔略商认为,类似问题没有查出来,可能一是有关部门没有认真查,二是这种行为比较隐蔽不容易查。建议一旦查实违规,对违规情节严重的企业“全面围剿”,重罚并列入黑名单,一定时限内禁止其进入食品及相关领域,让其难有喘气的机会。

上海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专家组成员沈建华说,在国外如果发现类似事件,企业会彻底完蛋,永无再生之日,不仅被罚得倾家荡产,也会遭到合作伙伴的抛弃。而在中国,企业违规后可能“借尸还魂”,用亲戚的名字重新注册一个公司,“制度上需补好缺口,避免企业违规卷土重来。”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40723/996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