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六年 为何看病依然贵?

2015/3/27 来源:[db:来源]a-A+

  异地医保“差”出来的自费

  异地医保即时结算的问题,现在已经引起各方关注,湖北已经实现了省内的异地即时结账。现在,跨省的异地即时结账问题,还在逐步解决之中。

  所谓异地即时结账,是指B地的病人,在A地看病也能就地即时结账。看似A地给报销了医保费用,其实,还是B地埋单,因为,你的医保关系在B地,只不过通过电子化实现了即时兑付。这减轻了异地就医病人的资金垫付压力,当然是好事。但是,接踵而来的就是异地的政策差异和差价的问题。

  张前进是北京人,因为工作的关系,人长期在外地。去年底,他在外地做了两个手术共花费4.6万余元,医保只报销了1.8万余元,自费的比例高达60%。分析自费原因时,他才发现,异地诊疗和检查费用的差异等,是一个重要因素。

  刚刚拿到医保拒付的目录单时,他怎么也想不通,怎么连静脉注射、大小便化验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医疗费用也不能报销?后来,从北京市人社局了解到,北京市的诊疗检查费用是全国较低的。

  据介绍,全国其他地方的这些收费大都作了调整,而北京没有调价,因此,造成外地的这些费用,大都比北京高。同样一个项目,少的差几块钱,多的能相差几百元。仅全身麻醉这一项的费用,张前进就被北京医保拒付了660元。住院10多天,两个手术下来,6张费用清单上,大大小小的超“北京标准”的项目一大堆,于是,自费部分就多出了一大块。

  此外,这种跨省医保,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就医地与医保地的目录范围不一致,导致“被自费”。就医地在医保目录内的药,医保地不一定在目录内;而医保地目录内药品,就医地却可能不在目录内。而报销只能以医保地的目录为根据。有的药成分一样但名称不同,也无法报销。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50327/106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