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革新、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精准医疗的时代已经到来,它将为病人提供更精准、高效、安全的诊断及治疗。中美等主要国家都在此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各自的精准医疗计划,系统性地开展相关研究来向临床实践提供精准医疗的科学依据。中国各大医院的院长也敏锐地看到了精准医疗的未来,在医院的管理、规划布局、科研等多方面提前布局。“无论未来疾病往哪个方向发展,无论疾病的发病率高了或者低了,精准医疗的判断不会过时,未来一定会需要。”北大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说道。
精准医疗就是基因测序吗?
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判断的一部分
“所谓精准医疗,是指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进行疾病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方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指出,精准医疗的实质包括两方面,即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在精准诊断方面,通过对病人临床信息资料的完整收集,对病人生物样本的完整采集,并通过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对病人分子层面信息进行收集,最后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并分析,从而使得医生可以早期预测疾病的发生、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疾病可能的结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子诊断。在形成精准的诊断后,就需要精准治疗。
对于医生来说,就是通过收集病人信息及样本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精确”支持和依据。对于病人来说,就是“精确”告诉病人使用什么药物有效,有效率是多少;使用什么药物无效,使用了这种药物副反应有什么。
而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看来,精准医疗就是以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应的诊疗,达到医疗资源损害最小化,医疗耗费最小化,病患康复的最大化。在5月23日第十五届北京生命科学领域学术年会上,他指出,精准医疗的核心特征是确定性、预见性和可控性,基本策略是集成化、规范化以及个体化。他在接受新华健康记者采访时提出,医疗精准化将助力我国现代“大健康”体系建设。建设“大健康”体系,就要把疾病治疗的关口前移,重视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这和精准医疗是分不开的。在“大健康”时代,治疗疾病要寻根究底,在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上实现系统防控和“精准”打击。
精准医疗能治什么病?
瞄准肿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美国精准医疗计划的短期目标很接地气——加强精准医疗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癌症是常见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他们已是美国以及全球其他地区主要的死亡原因。而癌症是一种基因组疾病,每种癌症都有自己的基因印记、肿瘤标记及不同的变异类型。许多靶向疗法已经或正在研发,其中已经有些为民众带来益处,效果显着。最新的癌症免疫疗法研究中也有迹象表明,肿瘤标记物能成为预测癌症的显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