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介入治疗越早越好!然而,我国从患者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开通血管的时间(即门——球时间或D2B)普遍超过120分钟,而法国仅约为30分钟。目前,欧美指南一致要求,D2B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总缺血时间(从初次医学接触到血管开通)应控制在120分钟以内。心肌梗死急救,我们比世界足足慢了60多分钟。
10年心肌梗死住院人数翻5倍
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治疗是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内(一般为发病12小时以内)行急诊介入治疗(医学上称为直接PCI)。在欧美发达国家,急诊介入治疗的比率可高达80%以上。然而,在我国,即使在有介入条件的医院,急诊介入治疗的比率也仅约30%。若按每年50万例新发心肌梗死推算,全社会仅有5%的患者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与心在线共同举办的“心学院·媒体体验营”第一期活动,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聂绍平主任以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为参会媒体上了一课。
在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心肌梗死住院人数翻了5倍,但院内死亡率却没有改变。与之相对的是,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倍,占总急性冠心病死亡的72.28%,25至45岁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总死亡的95%,其中64.8%发生在家中。这两项调查数据无疑说明了,当患者突发急性心梗时急救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黄金4分钟”
心脏急救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即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中国心脏猝死的总人数每年达到54万,居全球之首,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而60%以上都发生在院外。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半数患者被救活,又称“黄金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