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快把这几种感冒药丢掉!

2016/6/3 来源:康颐杂志社a-A+

血压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心情、运动、饮食都会影响血压。另外,一些药物也会升高血压,比如常用的退烧药、感冒药。有些甚至可能让血压升高到比较危险的程度。在其他人身上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退热止疼药

布洛芬、萘普生等常用止疼药中的成分,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高血压患者在选择止疼药或者退烧药时,必须留意药物的成分,选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止疼药,对血压的影响要小一些。

 感冒药

现在常用的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除了前面说的退热止疼的成分可能影响血压外,有些减轻鼻塞的成分,也会影响血压。我们称这些成分为“减充血剂”,比如(伪)麻黄碱,主要通过收缩血管来减轻鼻塞的症状,但同时也可能让您的血压升高到很危险的程度。

还有一些中药配方的感冒药中,常常含有甘草,也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不推荐服用。高血压患者在选择感冒药时,应仔细阅读成分说明,选择有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来缓解鼻塞症状,还不会对血压造成影响,比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推荐睡前服用。

保健品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保健品也不能乱吃,尤其是功效宣传的很夸张,但成分不明不白的保健品。现在已经有研究证明,天然植物药也可能升高血压,比如麻黄、人参、银杏、山金车、圣约翰草等中洋草药。

轻度高血压服药与否 看危险因素

所谓轻度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现也有学者主张舒张压≤104毫米汞柱,才视为轻度高血压),这类患者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70%。

轻度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因为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危险程度不是完全按血压程度来确定的,而要结合患者是否具有以下主要危险因素。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肥胖或总胆固醇>6.5毫摩尔/升。

  ●有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如父亲及/或母亲在60岁以前发生过高血压、心肌梗塞或中风等)。根据上述危险因素,轻度高血压患者可分为以下4种情况:

1.低危险性:无任何危险因素。

2.中危险性:有1~2个危险因素。

3.高危险性:≥3个危险因素或有靶器官损伤(如左心室肥厚,蛋白尿或轻度肌酐升高,超声检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眼底动脉狭窄等)。

4.极高危险性:有中风、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衰、肾衰、糖尿病肾病等病史。

低中危险性者可先观察:低、中危险性者可先分别非药物观察治疗6~12个月、3~6个月,若血压不能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则可服降压药进行治疗。

对于这类轻度高血压患者之所以不主张一开始就给予药物降压,主要是因为长期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可能超过轻度高血压病本身,而且一旦用药就要与药物“白头偕老”。

因此,宜采用非药物方法治疗一段时间,观察其疗效后再决定是否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限盐: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

  ●减肥:胖者要避“重”就“轻”,不应多多保“重”,所有患者都不能多“加油”;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限制每日食物总热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植物纤维素的蔬菜。

  ●运动: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均可选择。

  ●戒烟戒酒。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60603/132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