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港人眼中的大陆医改

2013/7/11 来源:中国新闻网a-A+

  最近,中国医疗界的人在合力做一件事——打击虚假医药广告。一边是政府部门联合整治,媒体纷纷报道;一边是无数网民把身边看到的虚假医药广告随手拍照,并在微博上曝光。《中国青年报》将这场声势浩大的“战役”,描述为官民“微”合力。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正是这场“战役”的发起人之一。他来自香港,13年前一头扎进内地医疗界,从为医改献计献策到参与医院评审,再到打击虚假医药广告,把一潭深池搅动得风生水起。

  特立独行的香港人

  在网上搜索“庄一强”这个名字,会发现他有着多重身份:不但涉足商界,曾在多家国际知名制药企业任高级管理职务;还当着3所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现在则在医院管理领域,担任着一个“半官方”的职务。

  30多年前,他从香港第一次跨过罗湖口岸,站在深圳的土地上。他说:“当时的感觉,就是一下子从大城市到了乡下。但是今天的变化太大了。”1986年,庄一强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随后,加入香港一家跨国制药公司,其间还在美国攻读了MBA。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已是一位年薪过百万的外企高管。

  很多人的人生追求,也许止步于此,但庄一强不是。在药企工作期间,他接触了很多内地医院的院长,发现“中国对院长的培养都是‘医而优则院’。很多院长都是好医生,但没有经过管理学的训练。对于中国的医院管理来说,这是个大问题。因为医学是一门学问,管理学是另外一门学问。”借助学过医又学过管理的背景,他开始私下里为各个医院的管理献计献策。

  2000年,两个月的西藏之行促使庄一强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辞去百万年薪的企业高管工作,正式涉足中国的医院管理研究。2011年10月,被中国医院协会聘任为副秘书长后,他成为在内地医疗界半官方机构任职的第一位香港人。也正是这种特殊的经历,让他的思维和办事方法都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就拿开会来说。刚入职那段时间,庄一强发现,所有会议都是领导先发言,然后按照官职大小依次发言。结果一场会议下来,所有人的观点都非常统一,“最终只有一个观点”。他认为,“这样开会讨论的意义不大。”此后他主持会议,会一反常理地“让最基层的先说”。“其实年轻人有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开会,就是要听到不同的观点。”这也是他走上新岗位后的期盼:“希望我的加入就像打开一扇窗,让一些新鲜的空气进来。可能不是主流,但总能让人感到一阵清新。”

  为内地医改开药方

  作为医院管理专家,庄一强曾参加过政府部门的医改讨论,也为全国20多个城市的200多家医院提供过咨询服务。相比体制内对医改轰轰烈烈的讨论,他更愿意从一个香港人、学者和第三方的角度,冷静地对医改进行评论。

  生命时报:您认为目前中国的医改有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现在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庄一强:我认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大型公立医院改革成效不大;二是公益性难回归,比如对那些有病没钱的人,如何体现政府的公益性,还需要继续探索;三是医改医改,越改医患矛盾却越尖锐和突出。

  生命时报:从体制上来说,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庄一强:医改是世界性的难题,西方福利国家医疗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是10%~14%,美国可达16%,所以他们的医改要减少政府投入医院的总费用;而中国的医疗投入占GDP的4%~5%。一个是撑死,一个是饿死。我认为医疗问题=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医疗改革不仅牵涉到资源分布、医生收入、医患关系,更牵涉社会正义、公平公正的问题。因此,医疗改革也是社会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顶层设计,是改政府对民生工程、医疗事业的整体思路,否则就是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

  生命时报:对于目前内地严重的医患矛盾,您怎么看?

  庄一强:医患矛盾的根源在于医疗制度的顶层设计有漏洞,加上百姓的就医习惯不正确,让医院、医生成了制度的替罪羊。我个人认为,三甲医院目前盛行的扩建之风很不好,长此以往,会导致医疗资源越来越集中,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更难提高。解决的办法:一是应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当社会上可信赖的私立医院越多,医疗服务越市场化,患者的满意度也会越高;二是持续推广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区分哪些人需要到大医院看病,哪些人不需要。

  真正的医生不会把“起死回生”当工作目的

  医生应具备更高的人文素养,是这几年医学界讨论得越来越多的话题,庄一强非常认同。他喜欢研究哲学和宗教,自称“是一个有点人文情怀的人”。至今,他还租住在北京一栋没有电梯的老式楼房里,架着1700度的近视眼镜痴迷于读书,还多次去印度、以色列,苦苦思索宗教的源起。关于“人为什么而活”这个终极哲学命题,他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

  生命时报:对宗教的思考,让您想明白了哪些事情?

  庄一强:我的朋友、学者周国平曾说,一个人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宗教情怀,因为宗教的核心是劝人向善。宗教让我明白,人出生以后,就是走在奔向死亡的路上。医学也不能阻止死亡的脚步,只能减少这个过程中生理和心灵上的痛苦。真正了解宗教的医生,并不会把“起死回生”当作工作目的。美国一个著名医生的墓碑上就这样写:很少能治愈,常常去缓解,总是去安慰。

  生命时报:很多人批评中国医生缺少人文素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庄一强:在以药养医的背景下,有些医生确实不遗余力地追求好技术、好设备、好药物,却遗失了人文型医疗服务;患者则拼命寻找好医生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案,误以为医生能治好病是理所当然的事。双方就在这种奔跑中被技术绑架,渐渐忘却了生命的自然规律,成为技术同路人和道德异乡人,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生命时报:这与中国人从小缺少生命教育有关吗?该如何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

  庄一强:唯有从医学教育的起点入手,将文学、音乐、美术、人类学和宗教学等内容整合进医学课程之中,渗透“全人教育”的理念。同时组织低年级医学生成为医院服务、养老院护理志愿者,提早接触病患,培养医学生的大爱情怀。希望能通过医学对人类的关爱,冲破人与人的隔阂,在医患互动中,重现关怀照护的璀璨光芒。

推荐阅读:

中国八成乙肝患者 都是用低效高耐药药...

中国消费者协会进一步强化婴儿奶粉比较...

中国年疫苗接种达10亿剂次 千余孩子...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 禁止贴牌委托生产

数据:中国耕地重金属污染显著扩大

中国移民体内重金属高于其他亚洲移民

养老消费指数显示中国八成老年人选择居...

切乳腺防癌 中国女性能模仿吗?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ygjxs/20130711/96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