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税收标准出台之前,赋税高似乎是民营医院的一道紧箍咒:3年的免税期一过,民营医院不仅要应对客源紧张的收入压力,更要直面与餐饮、交通等服务业等同的高额税赋支出。不少小型民营医院免税期一过就面临倒闭。"现行对民营医院的税收政策简直就是逼良为娼!"有网民曾发表过如此尖锐的言辞。
近年来,政府为了鼓励民营医院发展,出台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试图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民营医院(营利性医院)税收负担。那么现行的医疗税收政策是怎样的,有没有实施到位,能否改变民营医院生存难的局面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广州玛莉亚肛肠医院朱菊红总经理。

广州玛莉亚肛肠医院总经理 朱菊红
目前国家针对民营医院的税收政策是怎样的?
朱总:目前医疗行业的锐收政策是:免征营业税。如果医院没有盈利,需交的税有堤围防护税(医院营业收入的0.1%),以及员工个人所得税;如果医院盈利的话,就需要交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医院利润的25%,同时还有堤围防护税(医院营业收入的0.1%)和员工个人所得税(企业代扣代缴)。
新的税收政策对民营医院来说有何意义?
朱总:与之前的税收政策相比,应该说调整以后,医院的负担有明显减轻;以前是双重收税,营销税收取8%,企业所得税收取25%;现在的税收政策明显的降低了新办医院的压力。
新的税收政策执行后,能改变民营医院生存难的现状吗?
朱总:虽然税收压力减轻了,但民营医院经营成本还是非常高的。大多民营医院要面临较高的房屋租金、营销费用、人才引进费用等。虽然国家很多政策鼓励发展民营医院,但真正落实下来的不多而且周期都比较长。所以民营医院会想办法选择一些地理位置较好的路段建设医院,便于迅速打开医院知名度,这就导致他的经营成本的增加,同时缺少了政府的宣传民营医院要告自身花大量费用去推广医院,而由于没有人才来源,民营医院的医务人员都是高薪从国家医院请进来的,这几项都是导致经营成本高的原因。
下一页 走高端路线 是否意味着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