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床位严重短缺
数据显示,全省隶属卫生系统管理的精神卫生机构现有业务用房20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高达12%。由于医疗设备匮乏,全省90%的精神卫生机构不达标。经费投入不足,且大部分投入在珠三角地区,非珠三角地区县级精神卫生机构平均年财政补助仅7万元。
全省精神卫生机构设置、床位编制和专业人员严重短缺。珠海、河源、汕尾、阳江、清远、揭阳和云浮等7个地级市没有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全省县一级精神卫生资源非常缺乏。目前,广东每万人口精神科床位数为1。29张,比北京、上海、江苏等国内经济发达省份落后10年。全省平均每10万人口精神科医师约1。83人,精神科护士3。04人。
记者获悉,根据《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实施意见(2009~2015年)》,全省将坚持“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模式,以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全面推进精神卫生服务均等化。
产业工人心理健康需关注
东莞是制造业城市,产业工人众多。针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干预,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林勇强教授表示,目前正在深圳、东莞的个别企业进行试点,但专家太少,企业配合不够,推进艰难。
工人心理干预在试点
东莞是制造业城市,拥有超过800万产业工人。深圳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之后,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得到重视。据了解,位于寮步横坑的东莞三星电机公司多年前就已经在厂内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碰到问题,都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倾诉。
不过,能在厂区内开设心理咨询室的,在东莞仍然屈指可数。林勇强教授表示,目前对企业员工日常的心理干预工作还在探索一种能跟企业合作的方式。
防治工作下沉到社区
东莞市新涌医院院长陈德添表示,东莞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病人为9503人,小部分是在东莞打工的、非户籍人口。两年前,东莞将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下沉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东莞32个镇街,有27个镇街已经能开展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约有1600名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
下一页 “假期综合征”或为心理精神问题被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