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1月开始,北京将启动全市医疗机构的等级评定。其中,预约挂号情况将充当“评委”,如未执行“预约优先”原则或专家门诊号源开放预约比例低于85%的医院,并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达到整改要求,将可能面临降级。
与此同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否达标也将成为医院“保级”和“晋级”的重要标准。据悉,如果使用超标,医院将延迟申报评审。
延迟评审申报范围
抗菌素临床应用管理不力,未达到《北京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责任书》规定指标的
对预约挂号工作不重视,未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落实各项要求的,例如没有执行“预约优先”原则,或者专家门诊号源开放预约比例低于85%
未落实《北京地区各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低于50%、完成率低于70%的
据了解,从本市启动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后,表格中四项内容为申报的先决条件,医院未达标并在规定期限内未达到整改要求,将被取消当年评审申报资格,医院等次自行下降一等,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将对社会公示。
据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后,本市将每4年进行一次动态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