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原因

2010/10/24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一)发病原因

  在假丝酵母菌中,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酸性环境适宜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阴道pH值多在4.0~4.7,通常<4.5。白假丝酵母菌为双相菌,有酵母相及菌丝相,酵母相为芽生孢子,在无症状寄居及传播中起作用,菌丝相为芽生孢子伸长成假菌丝,侵袭组织能力加强。假丝酵母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h即死亡,但对干燥、天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

  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才引发阴道炎症状。

  1.妇产科范围内假丝酵母菌易感染的多种因素

  (1)女性生殖器解剖特点:女性内外生殖器相通,与外界接触密切,易与病原体接触,女性生殖道的自我防御机制易受多种因素的作用而被破坏。

  (2)女性内分泌变化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影响阴道的pH值,能影响假丝酵母菌的寄居、发芽、蛋白酶和菌落的转换等而致发病。

  (3)假丝酵母菌,尤其是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芽生酵母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医院环境,并可经尘埃污染用品、食品。正常人带菌以口腔最高,约80%,其次是肠道约50%,阴道20%~30%,皮肤2%,咽部1%~4%,当假丝酵母菌与机体的共生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即可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黏膜甚至全身性的假丝酵母菌病,结合女性生殖器解剖特点,与肛门临近,又因正常人肠道内假丝酵母菌带菌率高,故女性也易致病。

  (4)女性内外生殖器菌群复杂,健康妇女阴道内有数十种微生物,影响阴道正常菌群中乳酸杆菌在阴道发挥自净作用,改变阴道pH值,易致菌群失调,使乳酸杆菌和其他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的检出率降低,而白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导致菌群失调而易发病。

  (5)女性特有的妊娠、分娩、性交、免疫功能降低等致发病或交叉感染。

  (6)衣着和妇女卫生用品的影响。

  (7)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使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感染明显增加。

  (8)母体感染易致分娩时经产道污染新生儿,使新生儿发生鹅口疮,尿布疹(红臀)、眼、耳,头颅、腋窝等皱褶或其他皮肤部位的感染。若为早产儿、低体重儿、小样儿等更因本身免疫功能不健全,又因此类婴儿分娩后之最初常在保温箱内度日,又常通过各种管道治疗,温度、湿度和管道留置较久均是此类婴儿易患假丝酵母菌感染。

  综上所述,妇产科中假丝酵母菌感染是一个常见而不可忽视的疾病。

  2.诱发因素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诱发因素很多,包括易使假丝酵母菌毒力增强因素和降低局部防御机制的有关因素二大类。

  (1)假丝酵母菌毒力增强因素:包括妊娠、糖尿病、外源性激素(雌激素,皮质激素)、紧身合成的内衣裤、偏嗜甜食、菌落的转换等。

  ①妊娠:妊娠后体内激素发生变化,特别是胎盘形成后,雌激素水平较高,导致一个高糖含量的阴道环境,为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而充分的碳素来源,已证实在假丝酵母菌的胞液中有可与雌激素结合的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具有促进假丝酵母菌形成假菌丝的能力,以致假丝酵母菌的毒力增强。临床上也以妊娠3个月胎盘形成后,雌激素水平最高的妊娠晚期发病为多,且症状严重,临床治疗效果也远低于非妊娠期发病的妇女。

  ②口服避孕药:在使用雌激素含量高的口服避孕药后,假丝酵母菌在阴道内的寄居率升高,其机制也与妊娠期的发病机制相同。临床同样发现,服用低雌激素含量的口服避孕药者,几乎不引起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增加。

  ③糖尿病:糖尿病妇女假丝酵母菌在阴道内寄居是很常见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危险性增加。糖尿病患者反复发作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可能是阴道分泌物中含糖量也高,直接诱发假丝酵母菌生长。临床上如遇顽固性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患者,必须做糖耐量试验。一般认为对糖尿病患者单纯饮食限制并不能控制假丝酵母菌阴道炎。

  ④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时间较长或量较大,易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菌群失调,使假丝酵母菌易于生长繁殖而致病。

  ⑤紧身衣着:常穿紧身衣裤,尤其吸湿和透气性不良的合成、尼龙衣裤或长期穿紧身牛仔衣裤,常可导致外阴和阴道局部组织潮湿和温度升高,黏膜浸渍,加以摩擦损伤可能改变阴道内环境而诱发外阴阴道炎症。曾有对无症状正常妇女随机指定穿紧身裤或宽松吸湿性好的衣裤进行比较,历时2个月后,发现前者阴道内假丝酵母菌阳性率高于后者(Beed BD,1992)。

  ⑥妇女卫生用品:妇女卫生所用商业性冲洗器、喷香的厕所用纸、妇女卫生消毒器、月经纸垫等对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发生起作用,其原因是引起交叉感染或消毒不严或本身已有假丝酵母菌感染等,也可改变阴道环境而促使无症状的寄居,转变为症状性外阴阴道炎的发生。

  ⑦在未氯化过的池塘游泳或即使氯化过的游泳池中游泳,但因游泳池的健康检查不严,或公共厕所坐坑上常有假丝酵母菌的浸渍,引起交叉感染等。

  ⑧此外还有营养过度、营养不良、植入导管、恶性肿瘤、酗酒、吸毒,腹部手术也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子。

  ⑨偏嗜甜食和奶制品,食用发霉水果等。偏嗜甜食系指超过常人的甜食的喜爱,致血糖和阴道细胞和分泌物中糖含量增多,有利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奶制品中本身也易假丝酵母菌增多,发霉水果中假丝酵母菌也增多,进入肠道在污染外阴等,也易发病。

  (2)降低局部防御机制的有关因素:

  ①抗生素: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常在长期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在治疗后发病。无论口服或胃肠外或局部使用抗生素均有类似情况,虽然任何抗微生物药物者会引起此病。但最常见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国内已淘汰,国外仍用)、氨苄西林和头孢类抗生素等均易加重症状或促使发病。因为使用抗生素主要在杀灭阴道内致病菌的同时,也导致了阴道内的菌群失调,使正常菌群减少,削弱了正常菌群对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在阴道内的微生态环境中,当乳酸杆菌减少时,酵母菌就会大量繁殖和发芽,阴道内寄居率大约由10%上升到30%。同样抗生素也能直接诱发刺激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抗生素不仅会使阴道内的菌群失调,也同时会减少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使肠道内的酵母菌大量生长繁殖。

  ②性生活: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患者在未治愈前宜暂停性生活,如果期间性生活,男方也采用避孕套为宜。因为性生活是否相互传播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有不同意见,但如下事宜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A.男性龟头、包皮和冠状沟以及阴囊皱褶部位均有假丝酵母菌感染,可引起假丝酵母菌性龟头炎(甚至龟头破溃)、阴囊炎、包皮炎等。不采用保护性措施性生活易传播给女方。因为15%~18%的男性生殖器假丝酵母菌培养为阳性。龟头炎是配偶患假丝酵母菌阴道感染或无症状的真菌阴道传播而来。

  B.男性上述部位有假丝酵母菌感染,通过口交者,使女方口腔内假丝酵母菌感染也增加。

  C.女方阴道内有假丝酵母菌感染时,不采用保护性措施性生活,使男性阴茎假丝酵母菌感染。常见阴茎短暂性皮疹、红斑、瘙痒和烧灼感等症状,在无保护性性生活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生。若性生活后即行淋浴后症状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D.男性生殖器假丝酵母菌阳性的女性伴侣,其阴道假丝酵母菌阳性率较男性生殖器阴性者女性伴侣为高。同样阴道假丝酵母菌阳性妇女的男性伴侣,其生殖器假丝酵母菌带菌率高于阴性妇女的男性伴侣4倍。

  E.男性身体的其他部位,如直肠、口腔、精液和尿液中也可能有假丝酵母菌的寄生,临床上同时给男方抗假丝酵母菌药物治疗,也能减少女方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反复发作。

  F.精液可诱发假丝酵母菌形成毒力较强的菌丝,从而侵犯阴道黏膜,引起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发生和复发。

  G.性乱者性伴侣多,性生活频繁,性卫生不注意等。这类妇女中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发病率高,复发者也多。商业性性工作者(妓女)中检出率高即是明显的例证。

  H.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本身在性传播疾病中也属其中一类,性传播疾病的定义也即说明本病可通过性传播。

  综上所述,本病原已列入性传播疾病,所以实际有人提出对本病“是否通过性传播”的异议是易做出解释的。

  实际性交与假丝酵母菌感染已为人们熟知,如性交频率高者,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发病率也高,尤高于无性交者。国内报道236对假丝酵母菌性龟头炎与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调查中,有婚外性生活者占30.5%,夫妇间性生活感染占38.6%。也有报道该类患者中约20%男性酵母菌呈阳性,并都有相同的DNA型,但大多报道在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炎中虽其性伴同时治疗仍不奏效。

  ③艾滋病:艾滋病也是性传播疾病,该类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假丝酵母菌感染。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假丝酵母菌耐药性研究中发现分离自艾滋病患者的假丝酵母菌菌株中10%对氟康唑耐药,艾滋病患者口咽感染时假丝酵母菌中33%以上是耐药菌株。艾滋病妇女阴道局部防御机制降低。

  除上述假丝酵母菌毒力增强因素,降低局部防御机制的有关因素外,还应有与免疫有关的因素:

  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发病率高于一般正常人群,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高有关外,也与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免疫变化方面有相似之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可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前列腺素E2升高,补体C3介导的吞噬作用受抑制。这些现象提示,假丝酵母菌感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抗白假丝酵母菌抗体和某些辅助性T细胞及卵巢细胞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抗卵巢抗体也在假丝酵母菌和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中起作用。因此,有些学者假设,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自身免疫性变化的触发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白假丝酵母菌也与过敏体质有关,易对致敏原发生过敏反应,均存在IgE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www/byby/20101024/32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