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深入 宫颈息肉如何预防

2012/7/26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宫颈息肉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该病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促使宫颈管局部粘膜过度增生。息肉多属于良性,但有时也可能是子宫颈癌的一部分,故须特别注意。宫颈息肉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该病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促使宫颈管局部粘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息肉多属于良性,但有时也可能是子宫颈癌的一部分,故须特别注意。

子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有一种息肉的根部附着于子宫颈口或宫颈管内,是宫颈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增生,并外突于宫颈外口而形成的。息肉的表面被一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含有宫颈腺体,间质内有丰富的微血管及疏松的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这种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在1厘米以下,外观如舌形,颜色鲜红,质地柔软且脆,易出血,蒂细长。另一种宫颈息肉发生于宫颈阴道小知识:阴道炎。 是以,还没有生养的患者应高度正视: 1、疾病痊愈两个月内无复发后便可有身,不宜迟延。疾病痊愈是指症状完全磨灭,尿道分泌物涂片在1000倍显微镜下,多形核白细胞少于4个,疗程结束后三周,尿或白带查抄未找到衣原体或支原体。 2、有身后应尽早做产前查抄,如旧病复发,应及时医治。非淋菌性尿道炎经医治后预后杰出,一般无后遗症。文中亚南没必要如此担惊受怕,不要因为本身的情感而影响胎儿的。...部,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间质内含纤维结缔组织。这种息肉位置表浅,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宽,颜色淡红,质地较韧。

一般情况下,女性患宫颈息肉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有时含有白带增多,或白带中夹血丝,或出现同房出血。如果发现上述情况,患者应到医院就诊。许多患者的宫颈息肉是在普查或因其他病做妇科检查时被发现的。

如何预防宫颈息?

宫颈息肉是可以预防的,可应该要怎么预防宫颈息肉呢,最主要的是要搞好清洁卫生,要经常清洗外阴,防止阴道炎症和宫颈糜烂。由于阴道有良好的“自洁”功能,清洗时一般无需药物,也不必用肥皂等洗涤剂,每日用温开水冲洗外阴一次即可。应引起注意的是,性生活小知识:性生活。 4、人流术前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具有硬化宫颈,加强张力及宫内作用,削减宫颈毁伤,避免宫颈粘连。 5、放松表情,不妨张。 6、若是是做无痛人流术,术前要禁食、水6个小时摆布(包含饮料、巧克力、口香糖等)。 7、人流术前需做响应的妇科查抄及尿怀胎尝试、B超、血、尿等常规查抄。 8、人流术前必须有家眷陪同,不可本身开车。 9、带齐病例,有需求开告假条的患者事前向大夫说明。 【保举人流手艺】“养和人流术”全球人流"金标准" 妇科病院引进的“养和人流术”采取HK-WOLF宫腔镜系统,成功突破传统人流及现代各类人流的种种局限,集今朝人流术的所有长处:“微管、可视、无痛、安然、精准”,并针对今朝人流术多几多少城市毁伤子宫的缺点,全...之前,男女双方均应清洗外阴,男性阴茎包皮过长者更应彻底清洗,以防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悄悄”侵入。另外,勤晒被褥,穿棉织品内裤,勤洗勤换,都是积极的预防措施。

如何治疗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一经发现,即应手术摘除。宫颈息肉摘除术比较简单,碘伏消毒阴道、宫颈后,用止血钳夹住息肉蒂根部旋转取下即可。手术无痛苦,术后创面上用赛霉胺药粉,并用棉球压迫以消炎止血。息肉较大、蒂较粗者,摘除后断端可用电灼止血。摘除的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做病理检查,因为宫颈息肉有0。2%~0。4%的恶变率,虽然很低,也不要因麻痹大意而漏诊。另外,息肉虽然摘除,但宫颈的炎症并未彻底消除,因此息肉还有可能复发,患者需要定期复查。

宫颈息肉不治疗行吗,会发生癌变吗?

宫颈息肉也是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颈管粘膜局部增生,逐渐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宫颈息肉如不治疗,可逐渐长大,阻塞宫颈口,引起不孕症,也可造成性交出血,或有血性白带。更重要的是宫颈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所以一旦发现宫颈息肉,即应予以摘除。

宫颈息肉摘除术比较简单,一般在门诊手术室即可完成。宫颈息肉的恶变率较低,约为0。2%~0。4%,切除后都应送病理检查,以防漏诊。

宫颈息肉治愈后会复发吗?

前面已经讲过,宫颈息肉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二种。从宫颈管粘膜局部增生形成的息肉一般蒂细长,切除时容易彻底;而发生于宫颈阴道部的息肉虽然位置表浅,但基底部较宽,因此治疗时不容易彻底切除,还可以再生。另外,由于宫颈息肉是宫颈慢性炎症的一种表现,虽然切除了息肉,但宫颈的慢性炎症并没有祛除,致病菌仍然潜伏在宫颈组织内,也就是说致病原因依然存在。因此在摘除宫颈息肉后,还应对宫颈的慢性炎症予以治疗,以防息肉复发。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xiaohua/zgjb/gzsy/20120726/75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