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了解 胆管癌的常规诊断方法

2012/5/16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胆管癌的常规诊断方法。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胆管癌的常规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 B超检查:反复仔细的B超检查可显示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甚至肿瘤。胆管癌的、超声小知识:超声用度昂贵且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医治后随访;CT图象清晰稳定,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查抄和医治后的随访查抄;与同一代的CT比较,MRI的图象清晰度还不使人对劲,但MRI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血管的环境以及肿瘤内布局的显示有怪异的地方,可作为CT查抄的填补。MRI还能较好地显示肝脏和肝癌组织的外部布局,对评价各类医治疗效很有帮忙,如经皮瘤内酒精注射术、射频溶解术或微波固化术后,肿瘤坏死在T2期显示为平均的低旌旗灯号,若是肿瘤外部旌旗灯号不平均,则常常提示医治后坏死不完全。MRI易于发现位于肝概况CT难以检测到的小肝癌,对肝内小转移灶的敏理性亦颇高,但肝左叶边沿受心脏及主动脉搏动的影响而小肝癌检出率与CT相差不年夜。MRI无放射性辐射,可从多个方位进行成像。新型的MRI已经降服了初期成像速率太慢的错误谬误,场强提高到1.5~2.0T,使得多种新的成像手艺如梯度回波序列及波谱分析等得以完成,加上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像可呈肿块型、条索状、突起型及血栓状,肝内胆管癌常呈肿块或条索状,肝门部癌常为条索状,下部胆管癌常为突起型,肝门部血栓状声像可能是肝门癌、胆囊癌或转移癌。由于胆管扩张发生在黄疸之前,B超具有诊断早期胆管癌的价值。

& PTC:是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法,它能显示胆管癌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可达94%~100%。

& 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造影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

&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可较好地判定胆管癌能否被切除。

& 细胞学检查:在PTCD基础上扩大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可直接观察并钳取肿块活检。行PTC或PTCD时可抽取胆汁行细胞学检查。

以上内容就是对胆管癌的基本介绍,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对该病症有个基本的了解。尽量避免发生该疾病。本网站中还有相关疾病的预防和养生疗法小知识:疗法: ...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cancer/cta/20120516/63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