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恐惧症” 上班族午饭大逃亡

2012/1/12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一日三餐,对很多人来讲,平常得不能再平常。可生活在大都市里,身在职场、恰好你的单位里又没有食堂,那你的午餐就突然间变得不再那么轻松平常了。这顿午饭不仅仅是为填饱肚子,而是含有诸多微妙的学问在其中。为此“午饭恐惧症”由此萌生。

 
  恐惧症本是医学上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意指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明知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惧发作。如“社交恐惧症”、“幽闭恐惧症”、“恋爱恐惧症”,甚至“花生酱恐惧症”等等,无一不表现出现代都市人的纠结情感。恐惧症种类繁多,症状百态,如今连“午饭”也跟着凑热闹。
 
  “午饭恐惧症”是新近两年网络盛行的流行词汇之一。主要表现“症状”为:一些上班族在单位没有食堂的情况下要在外面吃饭,“午饭团”、“午饭交际圈”等诸多职场新名词也应运而生,且不断蔓延。然而有些人常常在吃饭的时间选择逃避,在该吃饭的时间并不感觉到饿,过了吃饭的时间反而感觉到饿才去吃。每每中午,不少高校学生、国企人员、公务员,甚至办公室的清洁阿姨都感叹:“不知该跟谁吃?更不知道吃点什么才好?”
 
  逃避派
 
  一到中午就进厕所
 
  腾讯微博上,千余网友参与到讨论中。不过是平常的中午饭,怎么就引起这么多的讨论?网友“东门吹雨”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每天都在纠结要不要去吃,其实吃什么并不重要,跟谁吃才最可怕。网友所说的“谁”是因人而异,很多是指上司和针对自己的同事,正是因为这样,午餐变得复杂起来。
 
  那么,重庆的白领们是否也有类似担忧?解放碑得意世界某广告公司职员王小姐就是其中一人,24岁的她入职刚3个月。每天中午12点,办公室同事们便聚在一起讨论中午集体去哪里吃饭。而这个时候,小王总是忙着给客户打电话,或者去厕所。“我最怕和公司前辈们一起吃午饭。”小王说,由于比较内向,自尊心很重,她害怕受到别人的批评,在她进公司的第一天,前辈就在餐桌上当着大家的面说她接电话声音小、说话含糊不清、没有逻辑。小王从此害怕与同事吃饭,担心自己做错了事,成为大家的谈资或者笑柄。随后的一段时间,小王与他们吃饭总是很拘谨,后来小王干脆一到中午就躲起来。而在同事们看来,小王很努力,经常中午加班,但有点怕和人接触。
 
  而江北区红鼎国际一机票销售公司的蔡先生也表示,自己害怕和上司吃饭,一旦上司问起某项工作的进度他就紧张,所以快到吃午饭时,他会装作外出的样子,提前离开办公室。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man/a/20120112/49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