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吧、KTV标价几百上千元一瓶的“洋酒”,进价不过十二三元。记者昨日从璧山警方了解到,璧山县公安局临时打假行动大队近日捣毁了一销售假冒洋酒、红酒的窝点,一举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冒洋酒415瓶、红酒17600余瓶,涉案价值高达177万余元。
邀专业鉴定师一道查假酒
本月初,璧山警方掌握到一条重要线索:有人在各大酒吧、KTV销售假洋酒。警方同商委等行政执法部门,对全县所有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展开突击检查。警方请来一名专业鉴定师当场鉴定,在4家KTV查获131瓶假洋酒,假冒的品牌包括芝华士、杰克丹尼、黑牌威士忌、百龄坛、轩尼诗、伏特加、人头马等多个品种。
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了解到这些假酒主要是出自在主城发展的涪陵人刘强之手,便立即展开布控,于5月4日将企图到璧山继续销售假酒的刘强抓获。
经销商被抓供出“上家”
通过对刘强进行突审,他不仅交待了自己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犯罪事实,还向警方透露了一个内情:他所销往重庆各个区县的假酒,是从一个名叫周军的渝北人那里进的货。根据对线索的进一步梳理,一个以“重庆凯达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军为关键人物、销售高档假洋酒的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璧山警方推断,周军必定在主城有一大型仓库。但根据刘强供诉,周军行事极为谨慎,行踪无定,贩卖假酒时总是安排他的司机送货,货款也是由其司机代收。刘强根本不知道周军的仓库在哪里,“他甚至从来不会在身边有假酒的地方见我。”刘强说。
顺藤摸瓜挖出幕后黑手
4日下午,璧山警方安排刘强及其他几名酒吧经营人以买酒为名,通过电话将周军约到璧山洽谈。在谈妥价钱后,周军叫刘强派人到江北盘溪农贸市场附近等着提货。
民警扮成取酒的员工如约前往,在盘溪农贸市场附近,当周军的司机王某驾驶着装有假酒的长安车来送货时,民警以老板临时变卦,需要更换品种为由要求到其库房换酒。王某便将民警带到了盘溪玉祥小区一车库门前,并通知了周军的妻子黄丹前来开门取货。
民警随黄丹进入隐藏在车库内的仓库后随即亮明身份,并当场对假酒予以查封。通过清点,现场有人头马、伏特加、轩尼诗等各品牌假洋酒284瓶,假冒神沟九寨红、长城、华夏等品牌红酒17600余瓶。
当晚,周军在璧山被布控多时的警方一举抓获。
假酒被售往主城和区县
“一瓶进价15元左右的假洋酒,经周军的手卖给二级经销商,再流入各个酒吧、KTV,最后到了消费者那里就能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纯属暴利。”办案民警说。
据周军交待,他根本不是“重庆凯达酒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所谓的公司与职务都是他自己杜撰的。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常年混迹于各个酒类批发市场,他从去年开始在成都找到了一条销售假酒的渠道后,发现销售假酒可以获得暴利,便开始干起销售假酒的勾当来。他的假酒通过二级经销商,不仅销售到璧山、江津、永川、荣昌等各个区县,而且这些假酒也被售往主城各个酒吧、KTV。
目前,周军已被璧山警方刑事拘留,具体情况警方正在深挖细查。
排骨4元/斤?3年前病死猪肉还在卖
本报讯(记者 张樟 实习生 向青)贩卖病死猪肉的窝点,部分猪肉竟然存放达3年之久。昨日,记者从沙区警方获悉,上月沙区警方联合卫生、工商、质监、动监等部门,在陈家桥农贸市场内捣毁一家贩卖病死猪肉的窝点,4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4月初,沙区卫生局接到举报称,在陈家桥农贸市场有人贩卖病死猪肉。该局立即与公安、工商、动监等部门联手调查。4月6日,是陈家桥镇赶集的日子,便衣民警乔装成买菜的市民进入农贸市场,发现该摊点正在进行营业。
“排骨好多钱一斤?”便衣民警向摊主询问道。“大家都晓得我卖得最便宜,4块。”摊主爽快地回答。由于价格便宜,该摊位的生意明显更好。
执法人员立即对该摊位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这些猪肉均没有蓝色的检验检疫章。“你这个肉是从哪点来的?”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摊位老板黄某沉默不语。执法人员发现,除了摊位上摆放的猪肉数十斤外,在摊位附近黄某的一门面内,还有三个大冰柜,冰柜内冻满了猪肉。执法人员当即对这些猪肉进行了查封。
经过动监执法人员检测后确认,黄某所卖的猪肉均为病死猪肉,而放在冰柜里的猪肉大都存放了1年以上,有的猪肉竟然已经存放了3年。
黄某交待,自己在陈家桥农贸市场内已经摆摊有半年,除了平时零售外,他还以低于市场价一倍以上的价格批发给陈家桥周边的3名肉贩。随后,警方立即行动,将购买黄某猪肉的另外3名肉贩抓获。警方从黄某等4人处查获病死猪肉600多斤。目前,黄某等4人已被警方刑拘。
巴南“亨乐”火腿7吨过期原料被封
本报讯 刚刚冒充“重庆著名商标”被查的“亨乐”火腿又使用过期原料!昨天,市公安局通报,重庆亨乐西餐食品有限公司7吨过期原料被紧急封存,老板陈华被刑拘。
“冒牌”被逮又遭举报
4月22日,巴南区安澜镇境内的重庆亨乐西餐食品有限公司擅自将该厂生产的“愉乐”牌火腿冒充“重庆著名商标”,在市场上招摇叫卖,被李家沱工商所巡查逮了现行,7456张标签被收缴(本报5月6日曾报道)。4月25日,巴南区工商分局责令该企业立即纠正违法行为。
5月5日下午,又有市民举报称,该企业在生产火腿时,涉嫌使用过期原料。巴南区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迅即赶赴该企业调查。在该厂二楼一间秘密原料库房里,全部是堆积如山的原材料,有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组织蛋白、肉味香精、食盐等。
7吨过期原料被封存
调查发现,该库房内用于生产三明治、香肠、欧式火腿等食品的大豆分离蛋白178件(25公斤/件)、大豆组织蛋白98件(25公斤/件)以及调味香精、红曲色素等,一共约7吨过期原料,巴南区质监局当即予以封存。
目前,该企业已被责令停产整顿。记者昨日看到,几名工人正在厂区做大扫除,车间不见成品火腿,冷冻库堆放着数十吨猪肉等。工人证实,接到停产令后就没生产了。工人郑伟打开原料库房说:“这批原料是去年买来的。”记者看到,“春益牌”大豆分离蛋白包装袋上标明生产日期为2010年1月,保质期1年;另外还有9件食品配料“肉味香精”,生产日期是2009年10月,保质期1年。
老板已被刑事拘留
警方昨日通报称,今年1月以来,该公司从生产三明治火腿、广式腊肠中非法获利14万余元,老板陈华已被刑事拘留。陈华供认,产品主要销往鱼洞、李家沱、江北盘溪市场等地。据了解,现年47岁的陈华是铜梁人,1983年到1989年在大坪虎头岩一家食品加工厂上班,1989年后脱壳自立,在虎头岩开起了食品加工厂。后来,由于虎头岩打假拆迁力度大,一些造假小企业纷纷外迁巴南、白市驿、璧山等地。陈华将厂址迁到了巴南区安澜镇。
重庆君融律师事务所张庭源律师表示,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