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转凉,因感冒到医院来就诊的儿童患者明显增多,专家建议治疗感冒慎用抗生素(资料图片)。
非常关注
深圳卫生部门10月份进行的一次全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显示,门诊无菌手术抗菌药物超标133%,而不该使用抗菌药物的介入诊断,却有20.43%的医疗机构使用,个别医院有70%的介入诊断均使用了抗菌药物。
据了解,卫生部要求门诊无菌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为30%,但深圳医疗机构使用率却超过70%。卫生部规定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深圳为62.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深圳为20.43%。
记者调查
结合卫生部的“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今年8月,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深圳今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深圳各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违规医院、医生将受到处罚。9月2日,深圳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与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签订责任书,承诺3年内逐步降低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使其控制在上述规定范围内。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深圳各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下降了吗?近日,记者首先前往了市儿童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和市人民医院进行了调查。
市儿童医院:
住院患者使用率降两成但仍未达标
10月,市儿童医院给外二科主任李苏伊颁发了3000元奖金,并号召全院其他科室向外二科学习。原因就是“在抗菌药合理使用项目上成效突出”。
去年6月,该科室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平均住院费用是6239元,而今年6月已下降到5660元。每位患者住院费用下降579元,这其中减少的药费为559元,占下降费用的96.5%,里面压缩的部分基本上就是抗菌药物。在该科室,这类手术占了全部手术量的三分之一。
今年4月,外二科开始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即常说的“疝气手术”)的改革,一是临床路径研讨会,逐条讨论制定了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路径,统一规定了手术开展的方式、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用药、住院天数、出院医嘱等内容。取消了一些非必需用药,如抗菌药、止血药等,并编制了临床路径表单。另一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研讨会,院内感染科和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参与了会议讨论,学习了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的相关文件,制定出科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以前疝气手术,术前、术后为了防止感染,都要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市儿童医院外二科主任李苏伊告诉记者,“但是经过科室多次研讨,决定今后疝气手术不再为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他进一步解释,“砍掉”疝气手术术前、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在国内一些医院已经有先例可循,医生在不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的情况下同样避免了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为一名从医30多年的医生,李苏伊很早就关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从今年以来卫生部门各个层级对抗菌药合理使用的高度重视给予了他很大的动力,“有了明确的标准,我作为科室主任就有了推动合理用药的目标。”李苏伊说。
实施抗菌药合理应用前,该科室抗菌药使用率为93%;应用后一个月,抗菌药使用率下降到64%。继续严格实施抗菌药合理应用后的第4个月,外二科抗菌药的使用比例下降到45%左右,至今依然维持在这一水平,已经低于卫生部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的标准。
同时,患者也并没有因为停用抗菌药物发生术后感染。“我们提高了手术的无菌标准,加强了术后患者的护理,停用抗菌药8个多月来,科室没有发生一例疝气手术术后患者感染的病例。”李苏伊说。
据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介绍,该院自今年8月实施抗菌药合理应用以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原来的89.2%下降到目前的6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从原来的30%下降到目前的23%。对于卫生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的要求,钟山认为市儿童医院实现这一目标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