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
20岁大学生,两个月前查出晚期淋巴瘤,最后的心愿看2012年春晚
她们
充满热忱的护士女孩儿,花几天几夜将音乐刻录进手机,手拿荧光棒翩翩起舞
背景
没有炫目的闪光灯,没有激情的音乐,没有大牌的演员,没有华丽的舞台……
有的是一群刚走出校门、充满热忱的护士女孩儿;有的是花费几天几夜、反复刻录进手机里的伴奏带;有的是一块钱一根、冒着严寒从五爱街买回来的荧光棒……
这一切,都是为了眼前这个瘦得皮包骨头、气若游丝的女孩儿。
女孩儿叫晓黎,20岁,沈阳某大学学生,两个月前查出晚期淋巴瘤,她有个最后的心愿,想看2012年春晚。
这是为了一个人的春晚。
吴迪、汪宁、刘晓超、宁雪。辽宁省肿瘤医院护理志愿团的四个女孩儿,比约定时间提前15分钟来到礼堂。
“不放弃,别松劲,这是晓黎的心愿!”喊口号打气,边排练边抹眼泪,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终于赶在2011年最后一天,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完美通过,呈现在晓黎和众病友面前。
2012年的第一天,就在晓黎看过晚会12小时后,她走了,安静地走了,躺在姐姐们的怀里走了。
晓黎在日记里这样说:“2012晚会,或许,是我这一生中最后一个礼物,很完美!”
排练:一想到她会走 不等唱就哭了
自打晓黎住进医院,宁雪四人轮流做她的护理员。只要有空,四位女孩儿就跑来陪她聊天,还给她洗头、洗脚。时间一长,她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晓黎叫她们“姐姐”。
去年12月15日那天,几个人又凑到一起聊天,从喜欢的衣服聊到爱吃的食物,还有爱听的歌。突然,晓黎沉默下来。“又咋的了?”“没啥,我爱看晚会,每年春晚都挺过敲钟,今年完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看到2012春晚了。”大家顿时静了下来,紧接着,又赶紧打圆场,“你就爱瞎想,是不是又没信心啦,这几天恢复得多好啊!”……
其实,大家都知道晓黎挺不到春晚直播这一天。回去后,宁雪她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咱们不能让晓黎带着遗憾离开,我们几个给她弄一台晚会。”她们悄悄地行动起来,先是去五爱街买荧光棒、彩带这些布置会场的东西,然后选歌,挑节目,下载音乐。一切就绪,四人着手排练。
“我们把晓黎当成亲妹妹,一想到她会走,我们就揪心,哪还有心思练,不等唱就哭了。”汪宁说,每次排练对大家都是一次精神摧残,没办法静心,总是哭。后来,大家逼迫自己,还想出一个口号,只要心乱了,就大喊一声,“不放弃,别松劲,这是晓黎最后的心愿!”然后,大家再接着排练。终于,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护理团成员排练好了这台只有“三首歌曲,一个笛子独奏,一个双簧,一个电子琴独奏”的四个节目的2012晚会。
现场:只许笑不许哭 野百合也有春天
时间闪回到去年12月31日下午5点钟。地点在肿瘤医院放疗科的医生办公室。演员有宁雪、汪宁、吴迪、刘晓超,护理团成员。
原本杂乱的屋内整理一新,桌椅整齐地堆放在一角,粉的、红的、绿的彩带拉满房间,“2012晚会”硕大的几个彩笔字写在墙上的写字板上,下面画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旁边是数十个被放飞的大大小小的气球。下午5点15分,晓黎刚扎过止疼药,强撑着坐起来,就被连人带床,和氧气袋一起搬到了布置一新的晚会现场。
没有灯光,没有舞台,再简单不过的晚会在歌声中开始。手机下载的伴奏带声音不够响,四个女孩就把音量调到最大,举过头顶,一手晃动荧光棒一手挥舞手机……歌声没有原声甜美,舞台不如专业高级,服装也不华丽,但“2012晚会”还是引来一屋子人,有病友,有家属,还有医护人员,大家都知道,这台晚会属于晓黎一个人。
演出前,宁雪四人已经约定好,演出时只许笑不许哭,谁要是弄哭了晓黎,今后将做不成朋友。演出最后一个节目小合唱《野百合也有春天》,现场的所有人,仿佛知晓其中的秘密,大家强忍着眼泪,微笑多过一切,会唱的,不会唱的,所有人跟着节奏哼唱起来,走上前,拥抱,握手,击掌,给病床上的晓黎送去祝福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