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小脑中毒萎缩 住院十个月“胶毒”未除

2012/2/11 来源:网易新闻a-A+

  10日下午14 时,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8 楼803 病房。覃鉴深埋着头,还在病床上熟睡;而当她醒来时,常常双手抽搐、全身发抖。在医院近期收治的30 余名患者中,她已住院超过10 个月,是一名疑似极端“胶水中毒后遗症”患者。

  去年12 月,无助的家人将覃鉴送去做职业病鉴定:结论为四级伤残。而2011 年3 月中毒事发时,她还不到16 岁。从发病住院至今,覃鉴的医药费超过了20 万元,但一直“协商”未果。从劳动仲裁到起诉未除厂家索赔,目前覃鉴和家人还没等来广州中院的二审。

  上班一月发病晕倒

  来自广西桂平市农村的覃鉴, 共有四位兄妹,一家人曾经其乐融融。

  2009 年6 月,覃鉴初中毕业后,来到父亲在番禺做生意的地方“玩了”一年。半年后其表哥把她介绍到白云区, 在一家皮具厂做刷漆工,月薪不足千元。母亲赵容琼回忆,她进厂日期是2011 年2 月17 日。一个月后,意外发生了。

  2011 年3 月19 日晚10 时许, 覃鉴下班后回到离车间只有两分钟路程的宿舍洗澡。突然,她双手开始抽筋,浑身颤抖,接着便跌倒在地。“她倒地后没有完全晕过去,急着喊救命。同宿舍的七个工友马上帮她穿好衣服, 并通知老板开车送到嘉禾医院。”赵容琼说。

  赵容琼告诉记者, 女儿在厂里工作时既没有戴口罩也没有戴手套。“后来我们去厂里看情况,才知道工作间通风条件很差,长期闻那种刺鼻味道……”在这之前,厂里员工从未有过晕厥现象,老板、工友及家人都不知其发病原因。

  两年之内四次转院

  嘉禾医院在接诊当晚便发现覃鉴病情恶化,院方随即通知其家人转送南方医院。

  2011 年3 月20 日凌晨两点,覃鉴被推进重症监护室,昏迷七天后才醒来。

  随后,神经内科对其的诊断结论为“二氯乙烷”中毒,病因指向她在皮具厂刷漆的“工种”。医生认为疑似“胶水中毒”。2011年4 月, 家人将覃鉴转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接受专诊治疗。为了查清病因,去年年末, 家人四处借债坚持为覃鉴做职业病鉴定,结论为“四级伤残”。

  去年12 月底,覃鉴又转到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医院。因在市十二医院查出小脑中毒萎缩,她需要立即做“脑肝细胞治疗”。在一个星期花费3 万余元后, 覃鉴终于摆脱死神回到市十二人民医院继续治疗。

  从去年3 月发病至今, 覃鉴一共换了四家医院,医疗费超过20 万元。

  据记者了解,尽管 疑似“胶水中毒”的患者年年都有,但不幸的是,覃鉴的病情十分特殊。去年年初发病至今,覃鉴仍然不能清楚地说话。因长期卧床,她开始嗜睡。覃鉴的后遗症也让其他患者和家属忧心忡忡,一位李姓的患者家属说: “政府承诺现阶段的治疗费用不用担心,但以后复发或者留下后遗症又该找谁? ”

  起诉索赔至今未果

  在覃鉴转入南方医院后, 其父找到厂方协商医疗费问题。“病发当晚送到嘉禾医院交的1000 多元,是我自己付的。后来转入南方医院抢救花的4 万多元, 也是自己付。”几经协商未果,2011 年10 月,覃父向白云区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随后裁定由厂方支付11 万元医疗费给覃鉴。厂方不服,诉至白云区法院,法院维持了劳动仲裁的裁定。据覃父介绍,厂方在一审支付5 万元现金后, 不服判决再次上诉至广州市中院,目前,覃家人还没有等来二审开庭。

  记者拨通覃鉴曾打工的广州市昊锐皮具厂老板电话,对方拒绝透露姓氏并称,覃鉴家人开价90 万元的索赔金额厂里承受不了。至于能承担的确切数目,要等法院的二审结果。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211/51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