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内超市下架又上架 求证红牛“添加门”真相

2012/2/21 来源:搜狐健康a-A+

  求证红牛“添加门”事件真相

  核心提示 2月9日,保健食品红牛饮料被曝违法添加了并未通过审核的食品添加剂。该事件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次日,部分大型超市立刻对红牛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处理。

  但事件接下来的演变方式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2月11日,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声明,称红牛“产品品质安全稳定”。13日,红牛饮料重新回到各大超市的货架上。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根据在、山东等四省市开展的抽检,未发现红牛有质量安全问题。

  消费者到底该信谁?知名食品安全医生董金狮告诉《法制周报》记者,红牛“添加门”事件暴露了保健品行业的乱象。红牛饮料涉嫌违反了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却被一句“符合当时的有关规定”轻轻带过。虽然业内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集权”的呼声甚高,但由于关涉多个部委的切身利益,“集权”一时难以实现。

  红牛“添加门”事件的演变让公众摸不着头脑。

  2月9日,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红牛饮料存在标注成分与国家批文严重不符、执行标准和产品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这一重磅消息拉开了红牛“添加门”事件的帷幕。

  2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报,称红牛饮料是1997年申报批准的保健食品,“符合当时的有关规定”。

  知名食品安全医生董金狮告诉《法制周报》记者,红牛“添加门”事件暴露了保健品行业的乱象。现在,红牛饮料涉嫌违反了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却被一句“符合当时的有关规定”轻轻带过。

  违规添加剂风波

  2月19日,《法制周报》记者在长沙市家乐福超市芙蓉店看到,“红牛R维生素功能饮料”和“牛磺酸强化型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已正常销售。超市工作人员称,“产品没问题,有问题就不会卖”。

  之前的2月9日,黑龙江电视台法制频道播出特别节目《“红牛”真相》,报道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对红牛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红牛饮料罐体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剂的标注中,柠檬酸钠、苯甲酸钠、胭脂红和柠檬黄4种添加剂并未出现在其国家保健食品批文中。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221/52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