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见过这么牛的黄牛吗?居然跟卫生厅厅长叫板,叫嚣“你们有能力治我吗?”这让卫生厅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这两天,浙江的医疗挂号平台,与“黄牛”斗上了。
记者发现,两方斗智斗勇,斗技术斗规则,较量几乎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为什么这么说?
几天前,有个自称是“黄牛”的人,在网上给卫生厅厅长信箱写了一封“叫板”信,让工作人员着实哭笑不得。
这封信很短,标题相当有“气场”:我就是各大医院的“黄牛”,你们有能力治我吗?
正文的内容,比标题更直接:厅长、院长算什么,我有靠山的,治不了我的!
工作人员仔细分析了这封信。平时,厅长信箱有不少患者反映“黄牛”问题,基本上都是痛骂“黄牛”的。碰到“黄牛”主动现身叫板,还是第一次。
卫生厅回信,不给“黄牛”生存空间
工作人员都觉得,如果这位真的是“黄牛”,那么他一定是被最近的连环政策逼得跳脚而且气急败坏的“黄牛”。
斟酌了一下,工作人员认真地给这位“黄牛”回了封信,短短几句话,义正词严:
在医院倒卖号源,不仅扰乱医疗机构诊疗秩序,而且侵犯了大部分挂号患者的正当权益,对于患者来说,不仅受病痛困扰,还要受盘剥。“黄牛”的该种卑劣行为,已经遭到社会唾弃。
今后,将采取综合措施打击“黄牛”,对内强化管理,加强诊间预约、社区预约;对外联合公安部门共同打击,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就医观念,不断缩小“黄牛”的生存空间。
调查称9成专家号被号贩子垄断 名医叹为黄牛打工
几乎都被号贩子垄断 一个号能卖到几千块
古人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可见良医在古代的社会地位有多高。可如今情况是,专家为病人辛苦看病,报酬却被号贩子赚走大半。更有甚者,号贩子可以从倒卖某一个专家的号中,一天挣到4000元。难怪不少京城名医感慨,医生们简直沦为“给号贩子打工的”了。这种扭曲现状是如何形成的?《生命时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下一页:一个专家号,至少卖300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