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焦虑应该找精神科医生

2012/8/14 来源:南方日报a-A+

  医网快讯摘要:“适度焦虑是生活中的一个正常部分,它有利于我们发挥才能,帮助我们避开危险,但是,广东省神经心理学组组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主任潘小平教授指出,“当焦虑严重干扰每天的生活,持续存在、不合理且无法抵抗,影响个体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交时,便有可能是焦虑障碍,需要引起重视。”

  近年来,从政府官员、企业员工到学生,因焦虑抑郁自杀轻生的个案频发,各类因精神疾病而放弃生命的新闻不绝于耳,让人惋惜。

  “适度焦虑是生活中的一个正常部分,它有利于我们发挥才能,帮助我们避开危险,但是,广东省神经心理学组组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主任潘小平教授指出,“当焦虑严重干扰每天的生活,持续存在、不合理且无法抵抗,影响个体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交时,便有可能是焦虑障碍,需要引起重视。”

  一直以来,人们对焦虑和抑郁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为此,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日前主导了针对北京、上海、长沙3城市居民的焦虑抑郁大众知晓度调查。该调查历时数月,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受访者总数超过1800人。调查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参与执行,葛兰素史克公司资助。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公众对抑郁症的知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焦虑障碍不过是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或情绪波动。事实上,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主任张晋碚教授强调:“焦虑障碍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会引发大脑内化学物质变化,导致焦虑障碍产生,因此,需要合适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在医学上,焦虑障碍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强迫症(OCD)、惊恐障碍(P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社交焦虑障碍(SAD)。尽管每一种焦虑障碍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的症状表现各异,但是它们都会引起极度的恐慌或担忧,干扰正常生活。人若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愤闷不平的状态;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等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胃肠功能障碍;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且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便有可能是患上了焦虑障碍。

  其实,焦虑障碍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和耐心,绝大部分患者在接受精神心理科医生的指导后会获得康复,并且能精力充沛地过上多姿多彩的生活。由于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对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识别率、求诊率偏低,常常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仅有6%-8%的焦虑障碍患者会获得正确治疗”,广东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委贾福军教授介绍:“京、湘、沪焦虑抑郁公众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焦虑障碍患者应首选自我调节和心理咨询,即使求医也常就诊于内科医生。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代表性的。对焦虑的错误认知,不仅让患者接受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同时还会造成很大的医疗资源和诊疗费用的浪费。事实上,焦虑障碍是精神疾病,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专科就诊。”

  “提高全社会对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关注度,让更多的焦虑患者能够及时获得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治疗,已经刻不容缓”广州市脑科医院院长宁玉萍教授呼吁,“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焦虑障碍,从关心自己、家人和朋友开始,积极面对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帮助患者尽早获得精神专科医生的治疗指导。”

  目前,广州市有较多医院都已经开设精神心理专科,有精神疾病专家坐诊,当患者出现焦虑障碍疑似症状,可及时前往咨询就诊。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814/77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