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何时才能终止

2012/8/15 来源:南方日报a-A+

  调查

  市儿童医院:

  连打10多天

  抗生素

  在调查采访中,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吊瓶林”最为壮观,两个输液大厅内都坐满了小儿患者和家属,有的还提着吊瓶在走廊上打。在一个房间内,19个吊瓶中只有2个没有抗生素。一位孩子患气管炎的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感冒发烧到医院就诊,第一天就打了抗生素,后来转化为支气管炎,又接连打了10多天,“还是同时用两种抗生素,一种是头孢,一种红霉素。”张女士说,上个星期稍微好了点,但是停了两天又开始了,“现在又继续打另一种美洛西林的抗生素。”

  市人民医院:

  患者主动要求

  打吊瓶

  除了在输液大厅,记者还在市人民医院西药取药窗口观察,粗略统计,30名市民当中,至少有10名市民的药品中含有抗生素类药物。记者询问发现,成年市民生病后较为依赖打吊针的方式,其中有5位受访成年市民还是主动向医生要求打吊瓶。一名发烧拉肚子的市民李小姐表示,她总感觉生病打吊针好得快,打了第一次之后便习惯了,一发烧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吊针。

  一名家长还告诉记者,孩子自出生到现在4岁,都在市人民医院看病,“感觉这段时间,医生不会这么轻易让孩子打吊针了”,以前只要家长要求让孩子打吊针,医生也不会过分坚持,现在只要血检正常、体温未到高烧临界点,医生就会坚持选择先吃药观察。

  北大医院:

  患者长期使用二代抗菌药物

  该院输液室内,调查的20个药方中都有抗菌药,有一种的,也有两种的,不过一种的居多,其中7人是普通的感冒或发烧。一位30多岁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小时候体质就不好,有一些炎症,经常使用抗菌药物,所以对这些抗菌药非常熟悉。“因为长期使用,有些已产生耐药性了。”李先生说,“这回来我来就跟医生说,不要开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得开第二代的,因为一代的对我已经不管用。一般感冒,如果医生要开抗生素,我也要他开二代,有时是三代的。”

  市第二人民医院:

  用抗生素前先验血

  在调查的18个输液患者中,有14人使用了抗菌药。“最近两个月医院好像控制得严了。”患者林女士说,“感冒如果要涉及打针一般是会查血的,看白细胞是否高,高的话就得用抗菌药。如果超过了不用,病情加重了,患者也会找医生。”

  一位外科医生也表示,医院已经出了关于这个新规的很多宣传和细则,限制使用抗生素,流感高峰期有60%是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的。“但像我今天看的6个感冒患者,有5个是化脓,化脓是一种感染性的情况,是要开消炎药的。”该医生说,“刚才来了个老太,她说她想打抗菌药,我说不行,得先验血,一看白细胞不高,我就跟她说不用开抗菌药。”很多中国人的习惯就是一来就是要打抗生素,医生还是尽量劝说他先验血,根据三个指标——CRP、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这三个指标是判断细菌感染的,只要有一项高,有感染的证据,就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815/78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