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与基因捆绑 研究究竟该如何破题?

2012/9/10 来源:人民网a-A+

  医网快讯摘要:科学家发现,肿瘤呈现出家族聚集特征,考虑从易感基因入手,对“高癌家族”进行早期筛查和治疗。  癌症的病因是什么?不同的癌症亚型发病机理有何不同?癌细胞为何不同于正常细胞而能够“永葆青春”,不受限制地无限分裂?它们又为何能在人体内部扩散转移,到处肆虐?

  9月5日果壳网一篇名为《妈妈,让我来和你一起与癌症战斗》的文章在科技试点主题站刊载不到一天,便创下自8月15日以来的最高推荐数。

  文章编译自纽约时报《A New Treatment's Tantalizing Promise Brings Heartbreaking Ups and Downs》一文,讲的是一位从事基因测序的分子生物学家与母亲共同抗癌的故事。文中提到一个从基因水平对抗癌细胞的崭新策略,一个新疗法展现的诱人前景以及一波三折令人心酸的故事。

  “基因”持续大热。多年来,众多科学家致力于由此破解人类疾病的神奇密码,尤其在肿瘤疾病领域,基因研究更被视为破题关键。

  8月底,华南首个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门诊部——华大基因优康门诊在深圳成立。此前在广州,法国科学家Bignon也带着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课题“肿瘤遗传学咨询”,来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探讨在华南地区率先成立肿瘤遗传学诊断中心的可能性。

  最新信息显示,肿瘤遗传咨询已在中大肿瘤防治中心的一些科室迈出第一步。它能否在肿瘤预警、早期筛查与治疗上有所作为,成为人类抗癌新武器?

  法国专家的中国新课题

  中国是唯一没有肿瘤遗传学咨询的大国,如何将肿瘤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提供咨询服务,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飞机刚落地,法国医生Yves-Jean Bignon顾不得旅途疲惫,当即赶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一场重要的座谈会正在等着他,主题是:肿瘤遗传学。

  这门时髦的学科,Bignon已研究了11年,而由他担任院长的法国克莱门佛朗市让佩林(Jean-Perrin)中心科研院,也是法国从事肿瘤遗传学研究时间最长的科研机构之一,有着24年历史。这样的年份对许多研究机构而言并不算长,但是对方兴未艾的肿瘤遗传学研究而言,已是“老资格”。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3楼的会议室,院长助理钱朝南教授、中心乳腺科主任谢小明、结直肠科主任潘志忠等30多名专家早已入席。深圳华大基因作为合作方之一,也派出了代表。

  早在2009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派专家到让佩林中心学习“高癌家族”年轻一代肿瘤基因遗传检测的“下一代测序”等项目,旨在帮助“高癌家族”的年轻一代更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发现肿瘤。Bignon此行,就是为了探讨双方深化相关合作的可能性。

  演示完PPT,Bignon继续现身说法:“我的家族几百年来一直受困于结肠癌,几乎没有哪一代人能够幸免。后来我拿自己的家族‘开刀’,通过肿瘤遗传学研究发现,提前切除可能带来癌变的肠道息肉可大大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作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研究部副主任,朱孝峰和大多数肿瘤专家一样,认同Bignon“早发现、早治疗”的观点。

  “癌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任其发展,到晚期将失去控制,癌症细胞可能侵入人体的多个器官。因此,医学界将攻克癌症的视角转向早期筛查和治疗,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筛查是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手段。肿瘤遗传咨询作为癌症早期预警和筛查的新兴手段之一,在欧美诸国,正被越来越多人接受,针对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领域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朱孝峰说。

  然而,“中国是唯一没有肿瘤遗传学咨询的大国”。Bignon在演示文稿结语部分抛出一个问题:在肿瘤患者数目庞大的中国,如何将肿瘤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尚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推荐阅读:

癌症女子开网店 向儿子证明“妈妈努力过”

法科学家称艾滋病毒或有助于对抗癌症

美国最新研究称阿司匹林可降低癌症死亡率

抑郁症患者增多 四年后将超过癌症患者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910/81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