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女孩初潮 是长高秘方还是拔苗助长

2012/11/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医网快讯摘要:古有拔苗助长,贻笑大方。今武汉一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点,竟然想到要推迟女儿的月经初潮,医生提醒,人为干扰孩子的生长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不良后果。

  增高绝招一:打生长激素

  近日,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一名身高168厘米的父亲向医生提出要求:“听说打了生长激素长得快,能不能给我儿子打?”据了解,他的妻子身高158厘米,儿子今年7岁。夫妻俩希望儿子将来个子高一点,蛋白粉、钙片给儿子吃了不少。该科主任医师姚辉计算遗传身高得知,这个孩子可长到170厘米到175厘米,便婉拒了家长的要求。

  姚主任说,想通过打生长激素来给孩子增高的家长每个月都能遇到十多个。尽管生长激素一针要100多元,还要常年坚持使用,但家长们的愿望仍十分强烈。

  姚辉强调,生长激素主要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宫内发育迟缓、先天性染色体有问题的患儿。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人希望通过生长激素为孩子增高,医生一般不予支持,对于生长激素的副作用,目前仍在监测。

  增高绝招二:开药推迟初潮

  宁宁今年11岁,身高156厘米。宁宁的妈妈刘女士身高有165厘米,像女儿这么大时身高已经超过了160厘米。听说女孩初潮后就不长个子了,一心希望女儿的身高超过自己的刘女士暗自焦急。她来到省妇幼儿保科求助医生:“能不能开点药,推迟孩子初潮,让她再长长个子?”该科主任医师杨勤检查发现宁宁发育正常,婉拒了刘女士的要求。

  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医师介绍,民间传闻“女孩初潮后不长个子”有夸大之嫌。其实,人体内分泌自有一套“指挥系统”,初潮前雌激素分泌较多,促进骨骼生长,孩子身高增长较快;青春期后出现初潮,性激素水平提升,女孩开始第二性征的发育。所以,每一时期的生长“侧重点”不一样。初潮后女孩身高仍会增长,只是速度会放缓。用药人为推迟初潮,会干扰孩子发育期的内分泌系统,例假周期可能会出现紊乱,甚至迟迟不来。医学上用药推迟初潮一般用在性早熟儿童身上,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必须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之下。

  医生:不可“拔苗助长”

  医生建议家长不能“拔苗助长”,合理的饮食加上运动,还有充足的睡眠才是帮孩子长高的法宝。在运动方面,幼儿期应增强平衡性、敏捷性、柔韧性和灵活性的调节力,如过独木桥、舞蹈,结合游戏所进行的跑、跳。少儿期应以室外活动为主,如打球、跑步、体操、日光浴等。青春期应以弹跳运动为主,如跳跃摸高、跳绳、引体向上等。

  睡眠、情绪对身高都有影响。武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陈寿康教授认为,处于长个子阶段的人,每天睡眠时间要有保证(小儿应达到10小时,成年人应达到8小时)。愉快的心情对孩子的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较好,一般来说,个头比父母高出10厘米是没有问题的。

  小贴士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矮小

  姚辉介绍,身材矮小的定义是指身高处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者,称为矮身材,是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两岁到三岁的生长速度每年低于7厘米,三岁到青春期生长速度每年低于5厘米,青春期生长速度每年低于6厘米,都可能患有矮小症,应尽早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身高明显比同龄同性别的大部分孩子都要矮,也应该注意孩子是否可能患有矮小症等。当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身高有怀疑时,不管是处于孩子生长发育的任何时间段,都应该及时检查孩子内分泌的情况。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1101/83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