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蹲下买药不如看厂家选药

2012/11/13 来源:信息时报a-A+

  医网快讯摘要:“网上不是说买好药都要蹲下吗,现在我读小学的儿子都知道要蹲下来买药。”市民李女士表示,以前不太了解的药品都会买导购员推荐的品种,现在“因为看了网上热转的微博蹲下来看,摆得低些的药真的便宜很多!”

  最近,关于“性价比高的药都摆在货架下方,想买好药都要蹲下!”的微博被疯狂转发,“蹲下买药”成为普遍现象。“现在不少患者到我们店里来买药都是蹲着挑,有时候真让我们哭笑不得。”广州市天河区一位药店店员这样告诉记者。对此南方医学院医学部药剂科副主任刘世霆近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蹲得越低,风险越大。”

  现场:蹲下买药成“STYLE”

  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北和天河东圃周边数家药店看到,大部分常用药品都有多种品牌,具有相同治疗功能的药品在货架上的位置基本遵循“高价在上低价在下”的原则。以治头痛的药为例,在车陂一家药店里,22元一盒的“布洛芬软胶囊”被摆在货架的第三层,12元一盒的四季感冒药被摆在第二层,正好在站立者的视线范围内;在店员的提醒下,记者才发现4元一盒的必理通、3.5元一盒的羚羊感冒片被摆在下面,需要半蹲才能注意到。在东圃一家药店,具有清热解毒下火等功效的“一清软胶囊”和“蒲地蓝消炎片”被摆放在货架的第一层,每盒售价分别是15元和18元/盒,而具有类同作用的“黄连上清片”和“牛黄上清片”都被摆放在货架的最下层,每盒售价分别是9元和9.5元。

  记者在探访过程中观察了在天河某家药店买药的顾客,半小时内有8名患者来买药,其中有5个没有选择导购员推荐的药品,而是自己蹲下挑选。一位患者对记者说:“网上不是说买好药都要蹲下吗,现在我读小学的儿子都知道要蹲下来买药。”市民李女士表示,以前不太了解的药品都会买导购员推荐的品种,现在“因为看了网上热转的微博蹲下来看,摆得低些的药真的便宜很多!”记者发现,采访中多数市民只认为蹲下买药“价格便宜了”,暂时没有患者表示“疗效更满意”。

  专家:低价药成本低不良反应多

  今年60岁的马女士是个高血压患者,每天都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以前买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要六、七元一盒,每盒只有10多片。自从得知好药一般放在最底层后,马女士换了每瓶2块3元,一瓶有100片的阿司匹林。“吃了一周,我的胃越来越不舒服,医生告诉我这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建议我服用原来的品牌,因为副作用小。”

  “普通消费者要判断药品的质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是说简单的蹲下就能找到好的药品。”南方医学院医学部药剂科副主任刘世霆表示,放在药店货架底层的药品,一般售价低成本也低;“使用后不良反应更多、更易产生耐药性,“蹲得越低,风险越大!”

  他举例,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到医院问医生,服用的都是盐酸二甲双胍片,为什么医院开的就有效果,到药店买的效果就没那么好?“我曾经对比了14家企业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剂的溶出度曲线,最高和最低的两只药品溶出度相差两倍,溶出度过低会导致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降糖作用差,溶出度高又易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

  该如何挑选药品呢?刘世霆建议:“比‘蹲下’更好的方法是看厂家,可优先考虑像罗氏、辉瑞、广药、哈药这些大药厂生产的药物,在效果和安全性上都有一定保证。 ”

  业界:摆放位置是销售策略之一

  “把商品按照不同位置摆放,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销售量,这仅仅是开架式销售的策略之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泽骎告诉记者 ,以往药店确实会把利润较大的物品摆到很显眼的“黄金位”。“我们常在药店见到的‘店长推荐’、‘优惠促销’等抢眼标识也是为了吸引顾客关注,但现在很多连锁药店的负责人都意识到,一旦消费者在这些标识的指引下买回了价格高但质量一般的药品,下次就不到这家药店消费了,时间久了会影响药店的声誉,导致销售额下滑。”黄泽骎表示,因此现在药店更倾向于把“品牌药”放在显眼的位置,“‘品牌药’有厂家做广告宣传,巨大的销量弥补了低利润。”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医药市场开发事务副总监娄渝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则坦言,放在最低层药架上的药品,除了利润不高、老牌等原因,确实还有一些药品是效果差或即将退出市场的。

 

推荐阅读:

学生饭堂吃到蜈蚣发微博被记过

学生因饭菜吃到蜈蚣发微博被记过

微博盛传男人喝啤酒会变娘

女婴患罕见病 家人微博忙寻医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1113/83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