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本周三,质检总局公布酒鬼酒样品初检结果显示,酒鬼酒塑化剂含量超标247%。在此之前,第三方机构检验结果显示酒鬼酒的塑化剂超标260%。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倍多成不争的事实。
但酒鬼酒随后在声明和公告中,除了将前日湖南质监局报告的初检情况、新华社答记者问等“照搬”一遍后,仍旧称“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GB2757-1981和GB2760-2011等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欲澄清之余,但却始终没有详细解释GB2757-1981和GB2760-2011等究竟是什么规则,实行什么标准。
记者昨日查阅公开资料发现,酒鬼酒举证的依据资料很少,仅可知GB2760-2011是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011年6月20日实施的,至于关于塑化剂的含量标准是多少,尚无法得知;而GB2757-1981其实已经是1981年制定的《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业内都称“内容已经有所落后”。而且,2013年2月1日起该规则还将被GB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代替。
拿即将“退休”的标准来自证清白,酒鬼酒昨日遭受不少网友嘲讽“质检总局都说你超标了,你还误导我们!”记者了解到,质检总局和第三方检验的检测方法同为GB/T21911-2008。2008年,质检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于2008年11月1日实施。依据这一标准,质检总局得出酒鬼酒中DBP(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超标2.47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