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严请放心:吃猪肉不会等于自杀

2012/11/26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医网快讯摘要:近日,一篇名为“农妇警告:在中国吃猪肉等于自杀”的陈年旧帖又在网上流传。网文称,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高铜、砷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催长,养五六个月就出栏了。长期食用这些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传言引发了不少网友担忧,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深入生猪养殖大省四川进行调查,并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回应舆论关切。

  疑问一:生猪五六个月出栏太快吗?

  从仔猪开始,160天左右就能出栏,每头猪出栏时一般在100公斤左右。出栏前的不同育肥阶段饲料的投喂量也不同,总投喂量会在300公斤左右。如果不喂饲料只喂杂粮、猪草等传统猪食,成本太高赚不了钱,猪的生长周期也至少增加一个月。”该负责人表示,猪160天左右出栏很正常,国外更好品种的猪出栏周期更短。

  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我国商品猪生产主要是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猪三元杂交生产体系,猪从出生至100公斤上市养殖周期为150—180天。利用地方品种进行杂交生产时间相对较长,平均生产周期为180—200天。

  疑问二:安眠药、尿素等能否用来喂猪?

  “尿素有毒,猪吃多了肯定就死了。”对于“给猪吃尿素等化肥可以给猪催长”的说法,专家告诉记者,尿素是高氮化肥,若少量用作牛、羊等反刍动物是有作用的,可以被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所分泌的脲酶分解,被合成蛋白质从而被吸收消化。而猪根本没有瘤胃,尿素中的氮就难以利用,用量过大甚至会造成生猪中毒死亡。

  “传言说‘在猪饲料中加入无机砷,猪会显得皮肤红润、毛发光亮’,这种说法犯了常识性的错误。”饲料中加入的是有机砷,而不是无机砷。有机砷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抗病能力有着明显作用。目前,除中国外,美国等很多国家也批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机砷会从粪便排出,在生猪的机体组织中残留极低。而无机砷是剧毒物质,俗称砒霜,对生猪等动物的危害性很大,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

  疑问三:猪饲料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吗?

  饲料添加剂包括营养性添加剂、一般添加剂和药物添加剂三大类。“传统的单一饲料只能解决生猪的‘吃饱问题’,而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是饲料级的氨基酸、维生素,是为了解决生猪‘吃好’的问题。”邹成义说,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药物添加剂,可以有效防控生猪的常见性、多发性疾病,通过在饲养阶段执行停药期,能够将猪肉中的药残量控制在对人体无害的范围内;在饲料中加入抗氧化、防腐的一般添加剂,大多与食品行业的添加物质通用,无论对于生猪生长还是对于猪肉品质,都没有危害。

  据了解,为加强对饲料行业的管理,1999年国务院制定发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并于2001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修订。依据该条例,农业部制定实施了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目录管理制度、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定制度、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制度、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该负责人介绍,在动物产品安全性监管方面,农业部自1999年启动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年均检测1万余批。检测猪肉、鸡肉等10多种动物组织,检测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禁用药物等20种(类),检测样品涵盖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检测结果显示,动物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率逐年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中,去年完成畜禽残留检测样品14275批,超标6批,超标率0.04%;今年上半年共完成6397批畜禽产品残留样品的检测,超标8批,超标率为0.13%。总体看,我国动物产品安全是有保障的。

推荐阅读:

土猪高台跳水提高肉质 肉价高三倍

猪肉下脚料炼油 售价翻五倍年产十吨

死猪肉制造腊肠 食品组长收“保护费”

医生提醒正规市场速成鸡肉猪肉未含激素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1126/83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