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央视记者在医生的车中偷拍医药代表给医生巨额回扣的真实细节离不开高州人民医院医生的协助。在医生收受药品回扣早已成为普遍现象的情况下,高州人民医院的医生这样自曝“家丑”与“行规”异常行为的背后隐藏惊天秘密。
高州人民医院正在接受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昨日,“高州医院回扣事件”持续发酵,网上有人撰文称此次央视曝光,或是高州人民医院的医生与记者“里应外合”自曝“家丑”。网友披露,此前高州模式的秘笈是通过与茂名市两家医药公司合作,询价采购药品,再以广东省中标价供货,中间差价的50%转移给医院,医院再分配资金,医生明拿奖金。而现在变成了医生个人暗拿回扣引发医生不满。
央视偷拍与医生配合有关
“高州模式的兴与衰,谁的悲哀。”一名名为“射手”的新浪博主发表了一篇博文并在新浪微博上转载。其自称是药监部门公务人员,对高州人民医院过去以及近期变化的真实内幕做过比较全面的研究。
“射手”认为,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央视记者在医生的车中偷拍医药代表给医生巨额回扣的真实细节离不开高州人民医院医生的协助。在医生收受药品回扣早已成为普遍现象的情况下,高州人民医院的医生这样自曝“家丑”与“行规”异常行为的背后隐藏惊天秘密。
“高进、高出、高回扣”模式
“高州模式响彻全国。遗憾的是,在政策的困囿下,高州人民医院没有、也不敢向外界展示‘高州模式’的秘笈,因为‘高州模式’实际上是被政策所倒逼出来的模式。”网友“射手”认为,中国推行的药品加成率管制政策给公立医院套上两根绳索:一是在采购药品时必须执行全省集中招标价,不得二次议价;二是在销售药品时只能以中标价为基础加价15%作为医院药品销售的零售价。
在政策的倒逼下,各公立医院竞相购进高价中标的药品,弃用低价中标的药品。对于高价中标药品中所包含的水分,医院不敢要,要了就既违反了“不得
二次议价”的规定,又突破了15%加成率的限制。在医院只能按照中标价采购的情况下,药品供应商不能进行公开的价格竞争(不能降低供货价,也不能向医院提供返利或折扣),只能采取非法的竞争方式——— 暗中向医生提供回扣。这种“高进、高出、高回扣”的模式导致了药价虚高愈演愈烈、药品回扣泛滥成灾等社会问题。医生靠回扣生存,但回扣违法,医生没有了最基本的尊严,这就是当今全国医药卫生行业一个普遍的现象。
一夜之间医生收入由明转暗
网友“射手”认为在2002年3月至2011年5月由钟焕清主政的高州人民医院是个例外。患者看病这么便宜且几乎不要政府投入,但医院资产9年投入6.4亿,且医生待遇又如此可观,那钱从哪里来?
网友“射手”分析,钟焕清与茂名市两家医药公司(与焦点访谈曝光的两家医药公司不同)合作,让这两家公司询价采购药品,然后,以广东省中标价向高州人民医院供货,中间差价的50%以上以各种方式转移给医院,这些收入主要用于医院购买设备和给医生发高工资。医生也没有回扣空间,也没有开贵药的动力。高州人民医院按照广东省的中标价销售给患者,让患者在高州人民医院购药比其他医院药品价格低15%,这也是高州人民医院比其他医院看病费用低的原因之一。
新院长在谈及其“主政理念”时强调要让医院逐渐回归“公益性”、“破除以药养医”的主流。在回归的过程中,薪酬制度改革首当其冲,医生的收入由明转暗,由合法转为非法;与此同时,“高进、高出、高回扣”模式迅速在高州人民医院盛行。一夜之间让医生的收入由明转暗,虽然收入很高,但极具罪恶感,而且还没有安全感。这也是高州人民医院的医生与央视记者“里应外合“自曝“家丑”的主要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