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卡实名落空 公款消费依然突出

2013/1/30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医网快讯摘要:临近春节,记者在安徽、江苏、辽宁等地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和单位公款消费购物卡,而新出现的电子购物卡套现更方便。记者近日在合肥市一家易初莲花超市暗访,一位卡贩子主动贴上来。“要卡吗?九五折卖给你,加两个点可开发票,剩下3个点归你赚!”“能开正规发票吗?”“办公用品、电子设备,什么名头都能开。”

  由于购物卡“回收—销售”过程中多有回扣,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采购者往往有利可图,增加了腐败空间。在新街口商圈周围,不少店铺打着“购物卡回收”的招牌,以原价九三到九五折回收,再以九五到九七折加价转手,利润丰厚。

  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出台规定,严禁公款购买购物卡、代币券用于发放员工福利、人情往来。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购物卡成福利卡、送礼卡的现象依然突出。一位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购物卡变成福利卡有所遏制,但变相送礼卡仍难禁止。

  套现简单,实名制遭遇落实难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教授谭启平说,购物卡往往可以开成办公用品发票,不仅使福利变相存在,同时也能成为冲账和避税的工具。

  商务部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实施两个多月,但记者实地走访多地发现,实名购卡规定仍然形同虚设。在、等地一些大型百货商场,工作人员对大额购卡实名登记“可有可无”,甚至有工作人员暗示记者找门口的卡贩子,“他们有很多身份证,你买多少都行!”

  更令人担心的是,近期一种电子购物卡在网上热销,只需账号、密码就可进行消费,支付手续费还能把金额转入支付宝、银行卡,让套现变得异常容易。

  建议强化监管流转全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送礼的人心态都是“送东西未必人家能喜欢,购卡送礼方便折现”。

  如何遏制购物卡腐败?医生认为,一方面税务、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对购物卡销售、回收、套现的全过程监管,商务部门应加强发卡企业管理,工商部门应及时介入查处商业欺诈、保护消费者权益,公安部门打击违规倒卡行为等。另一方面要严查公款购卡行为,税务部门要加大企业单位账目的核实与发票查验,从源头堵住易发生的节前腐败。

推荐阅读:

深圳中介套现医保月入过万

老百姓大药房民生店医保卡竟可当“购物卡”

一人拿7张医保卡消费 神秘男牵出医保套现黑幕

医保套现黑幕 一人拿7张医保卡消费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130/89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