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血压波动过大致中风 失眠惹的祸

2013/3/25 来源:南方都市报a-A+

  医网快讯摘要:长期失眠是不是能直接影响血压?潘集阳教授表示,失眠会不会导致高血压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理论。但根据医学研究,长期的失眠在神经调节和精神调节上会对高血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身边个案

  档案编号

  069

  医学指导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

  病案来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病案描述:52岁的大学教授宋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压,最近妻子又生病住院,宋先生焦虑不已常常失眠,不想竟因此中风入院。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潘集阳教授称,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血压波动,睡眠时间也会影响冠心病发病率。建议严重失眠患者要采用药物干预,并掌握好服用药物与作息的时间。

  [个案]

  失眠→焦虑→严重失眠→中风

  52岁的宋先生是一位大学教授,本身有高血压,由于工作繁忙,吃药并没有特别准时,记得就吃,一忙也就忘了。他一直有个苦恼,就是晚上常常睡不着,他不明白,白天工作已经很疲劳了,为什么晚上躺到床上一两个小时都没睡着。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十年左右。

  最近一个月,宋先生的妻子生病住院了,要授课还要照顾妻子,宋先生的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于是很焦虑,越焦虑,晚上越睡不着。宋生的脸色日益萎黄,眼眶发黑,脾气也暴躁了起来。他的学生们反映他不如以往那么和蔼有耐心。一天宋先生在上厕所时突然晕倒,好在学生及时发现并送到医院,结果确诊为脑中风。医生了解情况后初步判断:宋伟冬的血压波动过大以致脑中风的发生和他的长期失眠和焦虑有很大关系。治疗出院后,宋先生转到睡眠中心接受治疗,目前睡眠质量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

  [分析]

  长期失眠会导致血压波动过大

  长期失眠是不是能直接影响血压?潘集阳教授表示,失眠会不会导致高血压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理论。但根据医学研究,长期的失眠在神经调节和精神调节上会对高血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潘教授解释道,人体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宋先生长期的失眠可能使血管中枢调节功能失调,使得体内各级中枢血管冲动增多或血管对神经介质反应过度等导致了血压升高。此外,宋先生长期的失眠导致了精神紧张、烦躁、易激动,再加上妻子生病住院,宋先生过于担心焦虑的情绪会使得他的大脑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导致脑中风的发生。

  睡眠时间对心血管疾病有影响

  再有,睡眠时间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也会有影响。根据相关研究,与每晚7-8小时的正常睡眠者相比,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或者多于9小时者会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几率,尤其是相比每晚睡眠6-8小时的人,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中风或突发心脏病的几率高一倍,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也会增加。

  很多人弄不清楚睡眠障碍和失眠的关系,潘教授指出,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部分,对于睡眠疾病的监测有一套非常严格完整的系统,比如是否入睡困难,浅睡多梦,时醒时睡、睡眠暂停呼吸综合征等。潘教授表示,案例中的宋先生在一系列监测下排除了睡眠暂停呼吸综合征这一疾病,确诊了是由于焦虑失眠引起的血压升高波动幅度大,以致脑中风的发生。

  [建议]

  催眠药应在入睡前15分钟服用

  对被长期失眠困扰的朋友,潘教授给出以下建议:

  慢性失眠的朋友,失眠时间超过1个月以上,必须到医院进行治疗并服用催眠药进行干预。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朋友,若不及时服用药物会加重病情。
  催眠药的选择要选择新型的催眠药,即美国FD A认可的,安全系数高,无呼吸抑制作用,不与酒精或其他药物相互起作用,药效不超过6小时的药物。
  对服用催眠药的时间,潘教授建议,尽量在入睡前15分钟服药,不要熬到半夜两三点实在睡不着才服药,这样会导致第二天起床药效没退影响工作生活。服药必须定时定量,这样能保证入睡起床定时,才能有效预防失眠。

 

推荐阅读:

对抗失眠 安眠药要善用

失眠患者该如何做失眠护理

失眠嗜睡均会增加死亡率 每天六至八小时为最佳

缺维C更家容易中风 应该多吃蔬果预防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325/92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