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三成儿童被零食“伤”过

2013/6/9 来源:广州日报a-A+

   医网快讯摘要: 央视最新一期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喜欢光顾校门口各类廉价的垃圾食品,这种现象在广州同样存在。不少商家为了销路一味迎合孩子对色香味的需求,在儿童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各种添加剂。但家长和孩子对这些食品中添加了什么、长期食用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却不甚了然,令人担忧。

  多数儿童和青少年都喜欢吃零食,但是制作粗糙和添加很多调味剂的零食对身体毫无益处,这些添加就算不超标,吃多了也会破坏青少年自身良好的身体系统。

  专家指出,添加剂不是营养素,虽然在安全范围内摄入对人体无害,但若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过量或混合添加、长期摄入,可在体内蓄积损伤脏器。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肝肾代谢解毒能力尚不健全,常吃含各种添加剂的食品会增加代谢负担,甚至加大过敏反应和免疫系统疾病风险。但3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缺失。因此,专家呼吁应针对这一人群严格规范添加剂使用范围和剂量,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医学指导/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

  数据:超三成儿童曾因吃零食身体不适

  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食欲旺盛,嘴馋爱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很多孩子只注重口感,他们青睐的“美味”大部分是用多种添加剂调出来。

  去年6月至7月间,国内一家少儿环保教育机构针对北京、上海、成都等9市39所学校近两万名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的调查显示,每天有 1/10的儿童吃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23%的儿童喝1到3瓶含添加剂饮料,9%的儿童吃薯片;到了夏天,每天吃冰淇淋的儿童更高达26%。更引人关注的是,在这项调查中,有34%的儿童表示曾因吃零食出现身体不适,5%的儿童表示此类状况经常发生。

  解读1:多数添加剂无益甚至有害

  “除了出于平衡膳食合理使用的维生素、矿物元素等营养强化剂,绝大部分的添加剂对人体并没有用,摄入多了甚至会有害。”王晓波认为,人们对添加剂也要有个客观的认识。现代都市人已难再回到自己生产、自给自足的时代,在食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添加剂能起到防腐、保鲜和改善色、香、味等作用,为现代人饮食提供更多更便利的选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另一个事实是,大部分的添加剂对人体并没有用,摄入多了甚至会有害。”王晓波称,虽然添加剂的使用基于无害原则,在安全范围内摄入基本没问题,但无害并不等于对健康有益。相反,若生产过程中添加过量或混合添加、长期摄入,一些添加剂可在体内蓄积,严重者可损伤脏器。而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肝肾代谢解毒能力本来就不健全,常吃含各种添加剂的食品,无形中加重了代谢负担、加大过敏反应和免疫系统疾病风险。

推荐阅读:

中国九家儿童医院合作共享医疗资源

湖南多家医疗单位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

镇卫生院违规处理医疗垃圾 院长被撤职

整治医疗广告:“药到病除”多是忽悠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609/95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