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食用不鲜鲐鱼导致26人中毒

2013/8/19 来源:观战日本a-A+

  医网快讯摘要:上周四,深圳市一职工食堂怀疑因进食不新鲜的鲐鱼(池鱼)引起26人食物中毒。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部分病人出现胸闷症状,至周五凌晨2时,所有病人已经痊愈出院。

  疾控专家提醒:慎防含组胺鱼类引起的中毒

  深圳上周发生一起因进食不新鲜鱼类而引起26人食物中毒事件,所有病人已康复出院。记者昨日从深圳疾控中心获悉,该中心提醒消费者及餐饮企业的加工人员,需选购加工新鲜的海产鱼,慎防组胺引起的食物中毒。

  上周四,深圳市一职工食堂怀疑因进食不新鲜的鲐鱼(池鱼)引起26人食物中毒。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部分病人出现胸闷症状,至周五凌晨2时,所有病人已经痊愈出院。

  深圳疾控中心专家介绍,鱼类引起组胺中毒,是指由于食用含有一定数量组胺的某些鱼类而引起的过敏性食物中毒,这是深圳市最常见的动物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

  为什么鱼类会引起组胺中毒?疾控专家介绍,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金枪鱼、鲣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高,当这类鱼贮存不当、鱼不新鲜时,当组胺积蓄到一定量时,进食后便使人产生过敏性中毒。

  深圳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对于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在烹调前可采取切两半后以冷水浸泡数小时以及烹饪时加少许醋等措施去毒。

推荐阅读:

女孩吃热狗后中毒 初步判断感染肉毒杆...

少女掉茅坑被熏死 父亲叔叔施救中毒身...

明治部分巧克力铜超标 或致中毒

男女疑因中毒双双裸死车中

女子担心食品安全自种野菜 一家三口吃...

夏日饮水要防止“水中毒”

乱用雄黄 需要警惕砒霜中毒

大学生蚊叮130个包后导致中毒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819/97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