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就医160的商业模式还没有成型,尚在不断探索中,不过,平台形状则在2014年也逐渐形成。罗宁政透露,除了服务快速增长外,2014年就医160的广告收入增长5倍,平台的合作伙伴不断增多,包括电信运营商、体检机构、保险公司、银行、药商、医疗设备商等诸多行业与企业,就医160的业务生态系统初现端倪。
“像打车软件那样靠补贴赢市场很难”
据统计,2014年国内互联网医疗中,移动医疗市场规模30亿元,随着移动医疗市场爆发式发展阶段的到来,预计2015年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可增至45亿元,2016年增至80亿元,2017年可达130亿元。可见国内互联网医疗未来的前景相当广阔,互联网医疗市场会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不过,目前互联网医疗仍都处在投入阶段,盈利的很少,而且这个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用户习惯,很多人不太习惯于挂号,或者用手机来做健康咨询。”罗宁政说,第二个是用户的知晓率,深圳人对预约挂号的知晓是比较高一点,但是在二、三线城市很多人并不知道。第三个就是政府医疗的开放程度,比如医生的自由执业政策的开放等,放开医生多点执业,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使用就会越来越快,医疗市场化程度就会越高。然而,由于深厚的行业和政策壁垒,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仍受到限制。
对此,罗宁政表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应该首先培养用户的习惯。“前期互联网公司都是做免费服务比较多,我们与公立医院合作免费预约挂号,也是培育用户习惯,培育服务的粘性。”罗宁政说,“我们相信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我们是定位于做一个连接医院、医生和患者的平台,作为一个患者的入口,未来的商业价值还是很巨大的”。就医160上线3年多,总投入超过了1亿人民币,现在还没盈利,“计划是未来三年都不考虑盈利,先布局市场”。
1月9日,“2014中国互联网经济峰会暨深圳互联网年会”举行,就医160作为互联网医疗的行业领头羊,荣获2014年度深圳互联网百强企业。罗宁政说,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十分火热,单单在2014年发生的融资案例就是2008年—2013年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近三倍,巨头BAT也纷纷投入这一领域。而就医160心无旁骛,始终专注于给医院、医生和患者提供细心的服务,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