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哮喘是个慢性病,需长期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还有很多病人不知道哮喘是个慢性疾病,它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是应该坚持长期治疗的。目前的状况是,很多病人是在哮喘加重或者发作的时候才去医院看急诊,甚至还需要住院,而在症状缓解后,就不再坚持长期治疗。“实际上,哮喘治疗最重要的是预防发作和坚持用药,直到不再发作,然后用药量再慢慢减少。”钟南山认为,对哮喘而言,“发作治疗是下策,不让它发作是上策。一个大夫,不让哮喘病人发作,才是最成功的。”
在药物的选择上,中国的哮喘病人也有很多误区。“大多数病人还是用快速缓解症状的药为主,很少用控制药物。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控制的药物长期用,缓解药物在病情出现加重的时候按需用。”林江涛说。
与此同时,临床上还有很多病人不太愿意选用西药,“他们认为西药像‘抽大烟’一样,容易上瘾或者产生依赖,实际上我们现在用的药不具有依赖性,只要按需用药,不过量使用就不会产生依赖,控制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少用药量。”
钟南山还特别指出了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病人抗拒使用皮质激素,特别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谈激素色变。其实,哮喘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是安全的。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且坚持定期随访,哮喘完全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提醒:鼻炎和哮喘要一起对付
鼻炎和哮喘需要共同治疗是钟南山一直强调的。“每次看哮喘的病人我总会仔细问问他:你鼻子有没有问题?真正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比较少。我这样问,实际上是启发他,回想一下自己有时候是否会鼻塞,是不是经常打喷嚏?一问之下,原来多数人都是有这些症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将哮喘和鼻炎一块治疗,这样控制率才会高很多。”
钟南山还发现,有不少病人分不清感冒、哮喘或者鼻炎的区别。“昨天我看专科门诊,有些患者说自己一天到晚感冒,感冒了就吃抗生素,过几天好了又感冒;还有些家长说,我这个孩子又有哮喘,又有感冒,又有过敏性鼻炎,孩子现在不怎么喘,哮喘好多了,但是老是感冒,这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就是一个误区——是对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分不清楚。”钟南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