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坚持长期治疗、发作才用药、抗拒皮质激素等是我国哮喘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哮喘和鼻炎需要两病同治,儿童期哮喘坚持规范治疗,有望在青春期明显好转
医学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道疾病权威钟南山教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
一项针对灰霾对孩子咳嗽和哮喘发病率影响的研究显示,孩子咳嗽发病率从平均的3%上升到雾霾天气的7%,哮喘发病率增加了一倍。
最近,一场齐聚了国内呼吸领域“大咖”和400多名呼吸道疾病临床医生的呼吸高峰论坛在广东举行。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哮喘在临床上完全可以控制,患者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少年儿童的哮喘如果治疗得当,80%的病情有希望在青春期得到完全控制,并且可以停药。
现状:我国哮喘控制率仅三成
据介绍,2010年~2011年,钟南山领衔了一项覆盖国内30个省市90家三级医院的全国哮喘入户调查。调查分成人和儿童两部分,成人调查4650例,儿童是4223例。结果发现,哮喘在我国的控制率只有30%多。而症状的出现率却非常高,70%的病人在一个月近4周之内有症状,夜间出现症状的比例达60%,还有半数的病人日常活动受限。
哮喘在我国为什么控制得不好?钟南山和林江涛在接受采访时分析了原因。
首先是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有些病人本身就属于好治,这个是病人本身的因素。病人本身因素还包括合并症,包括鼻炎、鼻窦炎等,这种情况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林江涛说。
除此以外,钟南山和林江涛一致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病人依从性差,很多病人不坚持长期治疗。“如果坚持长期治疗,能很好地监测病情、控制病情,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控制的。”林江涛说。
而钟南山则谈到,哮喘控制还有认知上的问题。“什么是哮喘控制呢?”钟南山说:“部分患者要求太低,不用去急诊就已经很满足了。实际上哮喘控制不控制根本不是去不去急诊的问题,而是晚上有时会不会喘得睡不着,白天能不能参加日常的体育活动,凡是有这些情况,都属于哮喘没有控制好。”钟南山认为,病人如果能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正确用药,多数人的病情都是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