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然停歇,活命机会短暂
唐子人去年5月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韦尔危重医学研究院学习。今年大年初四,他正好去圣地亚哥度假,在海洋公园游玩时偶遇了突发急症倒地的美国大妈。
“她在离我10米左右的地方突然倒地。”唐大夫跑上前去,发现患者脸色青紫;又用手触摸了患者颈动脉,发现呼吸心跳已经停止――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马上进行急救。
“我是来自中国的急诊科医生。”得到家属的同意后,唐大夫直接跪在了患者身旁,开始心脏按压。而家属则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
据介绍,这位美国大妈的情况属于心脏骤停,需要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否则活命机会渺茫。而心肺复苏需要耗费抢救者大量的体力,唐子人跪在地上坚持按压了大约10分钟,直到急救人员带着心脏除颤的专业设备赶到现场。
经过急救,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心跳,被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疗。公园的工作人员为表示感谢,为唐大夫办理了免费自助午餐。唐大夫表示,当时病人的情况,耽误几分钟也许就是生死相隔。
徒手进行急救,注意哪些问题?
这位美国大妈倒地的病因并不明确,但唐大夫根据自己的专业经验,及时进行了心肺复苏,无疑为后续的成功抢救奠定了基础并赢得了宝贵时间。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大夫说:“如果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永久性损伤;超过10分钟,基本就会脑死亡。因此抢救开始得越早,心肺复苏成功率越高,后遗症越少。”
“复跳前的心肺复苏非常必要,可以维持大脑心脏等脏器的基本血供,为心脏复跳准备条件,减轻严重脑损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任守臣大夫认为,如果没有现场及时施救,心脏丧失了活动,哪怕除颤设备到来,除颤也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