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公共场所等的无烟目标又延后了5年。北京市爱卫会官员坦承,与奥运时期相比,本市的控烟效果确实有所反弹。知情人士称,近五六年来,本市未对任何个人进行过吸烟处罚。面对中小餐馆、网吧等地持续不改的“烟熏火燎”,有关部门表示,将效法香港,计划成立百人专职控烟执法队,对多次被举报的单位或场所,执法队将重点“蹲点”监管。
关于现状
无烟目标无奈后延五年
2010年12月22日,崇文门商圈的一网吧内,几名装扮入时的青年男子正酣战于CS类的真人扮演游戏,一个回合“杀”下来,赢家输家不分你我,嬉闹着相互为对方点起烟来,以放松游戏中紧绷的神经。虽然墙上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但泡网吧者和网管对此都视而不见,大厅内弥漫着浓烈的烟味。
两天后,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在阐述“北京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情况”时表示,“控烟”已列入北京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收官之前,即2015年底以前,力争在全市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实现100%无烟目标。
这意味着,本市实现控烟目标的期限又后延了5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100天执行的“禁烟新规”要求,体育场馆、健身场所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场所实施室内及室外禁烟,同时餐厅、宾馆、饭店、度假村等公共场所应实现室内禁烟。彼时,市爱卫会表示“力争在明年年内(2009年),最晚到后年上半年,出台全新的禁烟法规,将明确所有公共场所必须完全禁烟,公共场所不再存在可以抽烟的区域”。
然而,截至上周记者采访时,相关部门仍表示,因控烟立法工作涉及多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目前,各方仍在积极推进之中,立法出台时间不得而知。
后奥运时代禁烟效果反弹
市爱卫会于2009年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08年的新规执行后,北京七成公共场所已有禁烟规定,全市1020家餐厅成为“无烟餐厅”,218所医院跨入“北京市无烟医院”行列,6.6万辆出租车基本实现“车内禁烟”。
但时隔近两年后,本市的控烟情况是否得到保持和巩固呢?记者走访方庄、东四、米市大街一带的多家餐馆发现,东来顺、金鼎轩、新辣道梭边鱼等多家大型连锁餐厅内,在明显位置均张贴有禁烟标志,并设有吸烟区和无烟区,但部分餐馆内吸烟区和无烟区之间并无明显隔断,且在非吸烟区也有吸烟情况。
因港式餐馆多设有非吸烟区,准备怀孕的白女士和朋友便将用餐地点定在位于西直门附近的一港式茶餐厅内,刚在无烟区落座,她就闻到淡淡的烟味,发现是相隔不远的邻桌男子在抽烟,白女士便将服务员叫到跟前询问,却得到“那边是吸烟区,客人可以正当吸烟”的答复。“这吸烟区和无烟区设着还有什么意义,不是自欺欺人吗?”
知名餐馆禁烟难,成都小吃、拉面馆等小型餐馆内更是吸烟的重灾区。市爱卫会办公室主任刘泽军坦言,奥运时期的控烟效果确实有所反弹,尤其是中小餐馆中存在摆放烟具、服务人员未对吸烟者劝阻等情况。
数据
吸烟调查市卫生局近期对逾2000人的抽样调查显示,人群吸烟率为34.3%,其中男性60.2%,女性4.8%,均高于2002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同时,调查对象中现在不吸烟者被动吸烟率为51.3%。同时,本市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70%,48.7%的职业高中学生尝试吸烟。
北京规定1995年《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对违反禁烟规定的单位可处1000-5000元罚款,对个人可处以10元罚款。
香港法律违规吸烟者属于犯罪,最高可罚5000港元,对不遵守法律并拒绝出示身份证件者,一经简易定罪,最高可被处罚10000元港币。这使香港的成人吸烟率下降到只有11%的水平,成为全中国吸烟率最低的城市。
关于罚款
五六年未对个人罚款
“大家都有爱国意识,在奥运时期许多吸烟者都能自觉在公共场所做到不吸烟,但道德约束并非长久之计,当客人们走了,执法力度相对减弱时,我们要怎么巩固禁烟成果”,对于后奥运时代北京的控烟形势,卫生部全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研究课题负责人、北京市修订禁烟法规课题调查负责人崔小波表示,公共场所禁烟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需要具有较强执行力的法律作为保障,而《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是以政府令形式推出的,在处罚规定方面还只能使用15年前的法规罚则,这样使公共场所管理力度明显偏弱,与上海、广州相比也明显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