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 头痛、失眠 养血清脑颗粒是一个选择

2013/1/7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陈嘉峰 张慧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作为一位临床医生,每天面对很多患者,也深深体会到很多患者被不同原因引起的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所困扰,比如脑供血不足、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虽然他们没有明显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现目前养血清脑颗粒广泛用于用于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方面。其主要功效在于养血清脑颗粒的主要成分。其由当归、川芎、白芍、钩藤、鸡血藤、细辛、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组成。现代药理学证实,白芍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缓急止痛等功效。钩藤有明显的降压、镇静作用。川芎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当归可以补血行血。决明子、夏枯草可以清肝热、抑肝阳而起到清除运动中不稳定、不平衡感觉的作用;熟地黄滋阴补血,增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过氧脂质的含量而抗衰老。珍珠母平肝潜阳,对记忆力及精神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细辛通窍止痛。全方则有补血养阴、平肝潜阳、活血止痛、通经宁神之功效。我将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养血清脑颗粒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1、头晕

  常见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的状态。常伴有头晕、头沉等自觉症状,而没有大脑的局灶神经体征。行CT/MRI没有血管性器质脑改变。长期持续易发展成为痴呆。其发病基础为脑动脉硬化。李光来等提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可在动脉硬化之前出现,认为保护内皮功能为治疗的新方向,研究结果提出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提高CCCI患者的血管内皮分泌的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缩血管物质血管内皮素-1(ET一1)含量,有效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周桂娟等对于伴有认知功能减退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及记忆商(MQ)测试,发现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MoCA及MQ评分明显更高,表明其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杜国辉等研究了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现治疗后其血液黏稠度、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比积降低,同时TCD示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加。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ylgz/20130107/86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