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医院网站提醒您与病魔斗争要心态平衡。肛肠病患者咨询肛肠病的治疗手术,症状诊断,病因研究,病例分析,检查鉴别,预防复发,去除肛肠病危害就到肛肠网站。医院诊治包括痔疮,便血,腹泻,便秘,肛瘘,肛裂,直肠癌,直结肠炎,肛周小知识: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导致肛瘘的首要身分之一。肛周脓肿破溃后,脓液排出,脓腔逐渐缩小,逐渐构成纤维化瘘管,肛瘘由此构成。3、结核杆菌、放线菌:感染构成脓肿,克隆氏病等难以自愈而构成特殊性肛瘘。想知道肛瘘事实是怎么回事吗?<<<可征询在线大夫4、直肠肛门毁伤、外伤:来自消化道的骨性异物、金属、肛表及肛门窥器查抄毁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便可引发肛周脓肿,不及时医治,都可导致肛瘘。为了提高查抄的效率,病院出格引进了韩国DR.camscope肛肠镜和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肠镜,对肛肠疾病患者进行查抄,查抄时间短,确诊率高,效果光鲜明显,避免因传统报酬查抄带来不足而造成病情延误。肛瘘的医治编制首选HCPT:在查抄确诊后,医治肛瘘的编制首要有哪些呢?病院的大夫介绍,肛瘘非手术不克不及根治。其传统手术常见的有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和挂线疗法,这些编制虽然可以有效医治肛瘘,可是手术历程很是疼痛,尤其是...脓肿,直肠炎,结肠癌,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息肉,十二指肠,肛窦炎,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等肛肠科疾病。下面由医院网站编辑带领你阅读以下内容: 两种术式治疗高位肛瘘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高位肛瘘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组(治疗组,60例),切开挂线组(对照组,60例),对两组治愈时间、治愈率、术后疼痛、术后肛门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治愈时间和术后肛门功能评价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上对照组优于治疗组。结论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是治疗高位肛瘘较好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肛瘘 外科手术 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in two kinds of operations for high anal fistula
Wu Zhijiu, Tang Xuegui, Li Min, et al. Coloproctological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uanbei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 Sichu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re reliabl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s for high anal fistula. Methods From June 2002 to June 2007, 120 cases with high anal fistul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0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incision, threaddrawing and suture procedure, 60 cases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incision, threaddrawing and drainage procedure. The healing time, the cure rate, postoperative pain, postoperative anal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r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heal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anal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contro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postoperative pains. Conclusion Incision, threaddrawing and suture procedur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high anal fistula.
[Key words] Rectal fistula; Surgical procedures; Clinical study
肛瘘不能自愈,若不治疗,会反复发作引起直肠肛管周围脓肿。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复发率在10%左右。诊断不明、治疗手段选择不当和未予根治是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为寻求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现对照分析我院从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间,采用切开挂线选择缝合术和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120例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高位肛瘘的诊断标准:依据全国肛肠学术会议1975年制定、并经历届会议修订统一的肛瘘诊断及疗效标准判定。(1)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门隐窝,仅有1个管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以上者。(2)高位复杂性肛瘘:有2个以上外口;有2个以上管道与内相连或并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以上者。
1.2 病例及分组 本组120例,随机分成切开挂线选择缝合术组(治疗组):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18~64岁,平均(33.4±4.7)岁,病程1个月至20年。外口1~6个不等,外口距肛门均5 cm以上,曾有24例患者既往有肛周疾病手术史;切开挂线组(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9~66岁,平均(34.5±5.2)岁,病程3个月至18年,外口1~7个不等,外口距肛门均5 cm以上,曾有20例患者既往有肛周疾病手术史。两组基本资料经检验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采用腰俞穴麻醉或骶麻。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以直肠指诊、探针、美蓝注射等方法先查清内口、主管道及之管道的走向、数目和位置。切除或切开肛瘘的所有支管及腔隙,清除管壁及坏死染色组织后全层缝合,不留死腔。通过肛管直肠环至内口的肛瘘主管部位行半切开,即切开并部分切除肛管直肠环上面覆盖的皮肤、浅层外括约肌和切除肛管直肠环以下与肛周之间的一段瘘管呈放射状切口,留置肛管直肠环挂线(一般用橡皮条行切割挂线)。切开内口,结扎内口切开后两边的黏膜瓣,以防止术后出血和复发。手术中为彻底清除管壁、坏死和染色组织而将肛尾韧带切断,为不造成肛门变形移位清创后全层缝合;针对切开挂线开放引流口过敞愈合时间长的情况,在保证引流通畅前提下将引流口作全层褥式缝合。用凡士林油纱覆盖缝合切口,塔形纱布及宽胶布固定。术后控制排便24 h,以后每日便后清洁换药。常规应用抗生素5~7 d。术后7~10 d拆线。
1.3.2 对照组:采用肛瘘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即将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部分挂线处理,外括约肌深部以下的主管及之管均切开引流。其余治疗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肛门失禁评分标准,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两组术后肛门疼痛比较见表3。两组术后半年随访肛门功能评价见表4。
依据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并经修订统一的肛瘘疗效标准判定。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消失,肛瘘愈合;(2)无效:经治疗后肛瘘未愈;(3)远期治愈:随访2~3年,原部位未见复发。肛门功能评价采用美国Wexner评分[1],见表1。创口疼痛评分采用VAS法[2]。表1 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标准 注:从不:0;很少:每月少于1次;有时:每月超过1次且每周少于1次;常常:每周超过1次但每天少于1次;总是:每天超过1次
治疗组59例愈合时间为16~40 d,1例最后诊断为克隆氏病转入消化科治疗,对照组60例愈合时间为25~70 d。两组愈合时间比较,P<0.05。表2 两组疗效比较表3 两组术后疼痛比较注:VS对照组▲P>0.05,*P<0.05表4 两组术后半年随访肛门功能评价
3 讨 论
高位肛瘘多是由于直肠肛管周围深部脓肿破溃或切开形成,病变位置高,瘘管结构复杂,常有支管深部死腔,治疗难度较大,成为难治性外科疾病[3]。若手术方法选择不当,不仅可以引起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甚至久治不愈。
目前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手术关键之一是正确寻找和处理内口。内口是引起感染生成肛瘘的入口,绝大多数内口在肛窦内及其附近,内口80%在肛管后部中线的两侧,也可以在直肠下部和肛管的任何部位,但常在内外括约肌连接的平面上[4],本组研究的120例中,正中为82例,占68.33%,两侧为38例,占31.67%。手术关键之二是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避免瘘的复发[5]。所以对高位肛瘘的手术要求:①正确找到内口,并正确处理内口,同时破坏瘘管的结构,清除坏死组织,消除引起复发因素。②防止肛门严重变形、肛门关闭不全和肛门失禁等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目前在治疗上主要是采用切开挂线的方法治疗。切开主要是切除瘘管,挂线目的主要是保护肛门功能。切开后选择性缝合可以缩短疗程更好的保护肛门功能,如本治疗组在愈合时间上也明显比单纯切开时间短,在肛门功能评价方面可能是由于选择缝合后肛门切口愈合瘢痕较小,对患者肛门功能影响较小。但是由于缝合后局部张力加大患者术后疼痛比单纯切开挂线要明显些,特别是手术后第2、4、6 d特别明显,两组在疼痛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拆线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参考文献】
[1] Jorge JM, Wexner SD.Et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fecal incontinence[J]. Dis Colon Rectum,1993,36:7797.
[2] 谭冠先主编.疼痛诊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3] 刘征云.改良开放术治疗高位肛瘘:附38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3):237238.
[4] 张庆荣主编.临床肛门大肠外科学[M].: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98.
[5] 姜春英,史学文,管仲安.高位肛瘘的手术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9:148149.
让您以上是由医院网站提供的肛肠病信息,肛肠科肛肠病医生将为患者去除病魔。医院网站祝您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医院网站提醒您与病魔斗争要心态平衡。肛肠病患者咨询肛肠病的治疗手术,症状诊断,病因研究,病例分析,检查鉴别,预防复发,去除肛肠病危害就到肛肠网站。医院诊治包括痔疮,便血,腹泻,便秘,肛瘘,肛裂,直肠癌,直结肠炎,肛周脓肿,直肠炎,结肠癌,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息肉,十二指肠,肛窦炎,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等肛肠科疾病。下面由医院网站编辑带领你阅读以下内容: 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
【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提高微创手术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方法 采用:①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联合应用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治疗组)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效果比较;②对两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水肿、排便障碍、尿潴留、肛门潮湿小知识:肛门潮湿、肛门瘙痒、肛门湿疹等各类肛肠疾病,已治愈数十万例患者,临床应用十分红熟。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医治肛门湿疹?”的具体介绍,病院大夫提示患者,不管是急性肛周湿疹,还是慢性肛周湿疹,都应及时到病院接受专业医治。...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外观良好,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精细控便障碍等后遗症,复发少。结论 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既不损伤肛门括约功能,又能保持良好肛门外观,临床效果肯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PPH术 倒“v”切口剥扎 皮瓣固定术
A clinical study of mixed hemorrhoids treated by PPH combined with inverted "v" shape incision and stripping skin flap fixation
Tan Hong, Ouyang xiaolin, Zheng jinjian, et al. Coloproctologic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uzhou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PH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combined with inverted "v" shape incision and stripping skin flap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s.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mixed ring hemorrhoids(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PPH combined with inverted "v" shape incision and stripping skin flap fixation and 50 cases with mixed ring hemorrhoids (control group) by external dissection and internal ligation.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anal stenosis, anal incontinence, fine control obstacles and less recurrence were foun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 PPH combined with inverted "v" shape incision and stripping skin flap fixation 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treating mixed hemorrhoids.
[Key words] Ring mixed hemorrhoids;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Inverted "v" shape incision and stripping skin flap fixation
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欠理想,为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我科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PPH术加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联合应用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环状混合痔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3 例,女27例,年龄25~80岁,平均(48.3±12.5)岁,行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对照组50 例,男 24例,女 26例,年龄26~79岁,平均(48.6±13.1)岁,行外剥内扎术。两组间性别、年龄构成、诊断分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作手术前清洁灌肠、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表1 两组患者诊断分型情况表
分组诊断分型例数组间比较治疗组(50例)环状混合痔并Ⅱ期内痔、结缔组织外痔8环状混合痔并Ⅲ期内痔、结缔组织外痔31环状混合痔并Ⅳ期内痔、结缔组织外痔11χ2=0.728对照组(50例)环状混合痔并Ⅱ期内痔、结缔组织外痔6P>0.05环状混合痔并Ⅲ期内痔、结缔组织外痔35环状混合痔并Ⅳ期内痔、结缔组织外痔9
1.2.1 治疗组 常规消毒铺巾后,用淡碘伏重复消毒肛管及直肠腔,女性要消毒阴道。将透明环形肛管扩张器插入肛管,并固定在肛门上,取出内栓,用肛镜半环型缝合器插入肛管扩张器内,使痔脱垂或肛管黏膜脱垂部分复位,分别在齿线上3~4 cm 处,用20微乔滑线通过半环行缝合器从截石位3点处顺时针作黏膜下荷包缝合,荷包的缝合可以根据痔脱垂情况行单荷包或双荷包,分别在3、6、9、12点处作四点牵引留线,女性在缝合至膀胱截石位12点部时,要用食指置入阴道作指示,避免阴道损伤,制作好荷包后,旋开痔吻合器, 将吻合器钉菇头端伸入到荷包缝合环扎处上端,收紧缝线并打结,用配套的带线器通过吻合器四侧孔将缝线拉出,适当牵引结扎线,使直肠黏膜及部分黏膜下层组织进入吻合器套管内, 旋转收紧吻合器至安全域值指示线,打开保险并击发,保持30秒,继将吻合器部分打开,轻轻拔出,检查吻合口环形部位是否有搏动性出血,如有应加“8”字缝扎止血,将扩张器和吻合器取出。继在外痔部分顶端近齿线处做一倒“V”形皮肤切口,沿皮下钝性潜行剥离皮下静脉丛及组织,渐剥离至外痔基底部,沿外痔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将外痔组织剥离至齿线处,剪去剥离组织,并行“8”字形结扎于齿线处不同水平面,将倒“V”形切口所留皮瓣修整成带真皮下血管网的带蒂皮瓣 ,用40 号吸收线固定于倒“V”形切口原位创面上,呈闭合式缝合。同法处理其他痔核。予凡士林纱布盖于创面上,方纱加压包扎术毕。
1.2.2 对照组 用组织钳夹住痔块部位皮肤向外牵拉,显露内痔。在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用小剪刀作“V”形切口,夹取皮肤,用包有纱布的手指钝性分离外痔静脉丛,沿外痔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分离,并将痔块两侧黏膜切开少许,充分显露痔块蒂部及内括约肌下缘,用弯血管钳夹住痔蒂部,蒂上用7号粗丝线结扎一道,再贯穿缝合结扎一道,防止结扎不牢出血,最后剪除痔块。若痔块较大,也可用20吸收线连续缝合痔块蒂部,皮肤切口不必缝合,以利引流。用同法切除其他痔核。一般在切除的两个痔核之间必须保留一条约1 cm的正常黏膜和皮肤,以免发生肛门狭窄,创面敷以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
1.2.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0.0软件包,数据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的评估标准,参考1975年全国肛肠(广州)会议制定标准制定来进行评分。如表2示。
2.2 结果
2.2.1 两组病例术后治疗效果对比观察,见表3。
从表3中,两组治疗效果疼痛、出血、水肿、排便情况、肛周潮湿情况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尿潴留无显著性差异。
2.2.2 两组病例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8.9±2.8)d,对照组(12.9±3.0)d(t=6.750、P=0.000)。治疗组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短。表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的评估标准
指标0分1分2分3分4分术后疼痛无疼痛轻,尚能忍受疼痛 时间长,服药才能减轻疼痛较重,持续,需注射药止痛术后出血无少或不出血少或大便带血染纸或滴血大便带血、滴血、射血、量多术后水肿无轻度中度重度排便情况通畅欠通畅肛门坠胀不易解便柱变细如挤牙膏状排便梗阻感、费力费时尿潴留无有、需导尿肛周潮湿无轻度中度 重度表3 两组病例术后治疗效果对比观察表
2.2.3 两组病例术后治愈率的比较:见表4。 表4 组病例术后治愈率的比较从表4中,治疗组痊愈率76%,好转率20%;对照组痊愈率36%,好转率60%,两组间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
2.2.4 两组病例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情况的比较:见表5。表5 两组病例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情况的比较从表5中,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随访中在精细控便功能障碍、肛门狭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复发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出现肛门失禁后遗症。
3 讨 论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较复杂而严重的一种痔病,为国家药管理局公布的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其治疗一直是肛肠学术界的一大难题。治疗目前多以手术为主,传统的手术方法外剥内扎术即经典的MillianMorgan术,因其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MillianMorgan痔切除术手术方法虽简单、效果稳定,但其缺点是,切开后造成的广泛的裸露区经常导致瘢痕形成和纤维化狭窄,甚至有时需要扩肛治疗[1]。其术后疼痛明显,出血较多,愈合慢、恢复工作时间慢、并发症多,多不能一次性根治;近几年来意大利学者Longo在肛垫下移学说基础上,提出通过吻合器环行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治疗Ⅲ、Ⅳ期脱垂内痔的新方法,即PPH术。其原理是通过环行切除齿线上方直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组织,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黏膜进行吻合,达到肛垫复位的目的(肛垫悬吊)。同时,阻断直肠上动脉分支对痔区的血液供应(肛垫断流),术后痔血供减少,痔体萎缩。该术式的目的是用手术的方法在校正肛垫形态和位置异常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的肛垫组织及其生理功能[1]。PPH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肛垫组织,保证了肛管区域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恢复肛门直肠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在感觉神经丰富的肛管和肛周不留切口。因此,不仅解决了术后疼痛问题,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术后肛门功能不受影响。消除出血、脱出症状,尤其是环状脱垂内痔更适合使用此术。而对环状混合痔单纯行PPH术相当部分患者仍然有明显的外痔内缩不全、再次痔脱出、肛缘水肿、外痔血栓亦是患者不满意之处[2]。
我院开展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其作用主要是:(1)内痔行PPH术使脱垂肛垫复位,出血、脱出症状得以解决;并使部分脱垂组织容易悬吊提拉;(2)外痔行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其外痔部分在传统手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外痔行倒“v” 切口剥离至齿线处,基底“8”字结扎,倒“v” 切口保留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固定,由于保留了较多的肛门皮肤且呈闭合式缝合,弥补了外剥内扎术的不足,同时避免了移植出现的愈后挛缩、花斑、疤痕或皮瓣臃肿外形欠佳的缺点 [3],很好解决了外痔的存在,加速了创面的愈合;(3)两种术式联合应用,既不损伤肛门括约功能又保持了肛门的美观,既解决了肛垫脱垂症状又解决了外痔残留的病理体征问题,治疗环状混合痔一次性根治,使内、外痔的治疗效果均能达到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主编.痔病[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
[2] 李守智,苏才坤,王小平,等.外痔逢切加内痔ppH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M]首届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论文集萃,2007,11:653654.
[3] 陈伯华,司徒朴.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J].新医学,1996,(1):24.
让您以上是由医院网站提供的肛肠病信息,肛肠科肛肠病医生将为患者去除病魔。医院网站祝您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医院网站提醒您与病魔斗争要心态平衡。肛肠病患者咨询肛肠病的治疗手术,症状诊断,病因研究,病例分析,检查鉴别,预防复发,去除肛肠病危害就到肛肠网站。医院诊治包括痔疮,便血,腹泻,便秘,肛瘘,肛裂,直肠癌,直结肠炎,肛周脓肿,直肠炎,结肠癌,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息肉,十二指肠,肛窦炎,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等肛肠科疾病。下面由医院网站编辑带领你阅读以下内容: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2例。
肛周脓肿是肛周皮肤黏膜下及肛周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肛肠科的常见病。我们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6例,男86例,女40例。年龄18~76岁,病程3 d至两周。其中肛门皮下脓肿23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8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6例,骨盆直肠窝脓肿1例,括约肌间脓肿21例,蹄铁性脓肿15例,黏膜下脓肿12例。
1.2 方法与结果 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取侧卧位,常规消毒,行骶管阻滞麻醉起效后,肛内未扪及硬性肿物。用食指和母指双合诊,确定脓肿位置,范围及内口位置,考虑能够引流通畅的部位,于内口相应肛旁肿物高突处,作一放射状切口,充分引出脓液,用右手食指探查脓腔,分离脓腔膈,右手从切口处插入探针,左手食指伸入肛内作引导,在肛窦感染处,即原发内口处穿出,在不损伤肛管直肠环原则下,沿探针方向作放射状切开,将切开略向肛窦上方延长,彻底清除脓腔内腐肉组织、原发内口和感染的肛门导管,修整创面呈底小口大状,以利引流,缝扎内口两断端黏膜,避免断端黏膜出血,同时可破坏其旁肛窦组织。双氧水清洗脓腔,塔形凡士林纱布填塞,棉垫加压,包扎固定,手术完毕。术后24 h可排大便,每日中药坐浴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瘀,早期用黄连膏纱条引流消炎,待伤口分泌物减少,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以生肌收口至痊愈。并配合内服中药以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托里生肌,促进伤口愈合。合理应用抗生素静滴控制感染。结果术后14~28 d创口愈合,肛门功能正常,排便控制良好。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