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推荐被漠视 患者热捧网上“医生红黑榜”

2010/11/24 来源:京华时报a-A+

  不断出现的医疗纠纷、医生收回扣等恶性事件,可以说是一条鱼臭了一锅汤。加上北京诸多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这一切都让很多要去医院看病的患者忐忑不安:我要去哪家医院?我该去看哪个医生?我会不会遇上个好大夫……种种疑问,催生而且捧红了一个个所谓的“医生红黑榜”。其实,记者连日来走访各大医院时发现,患者之所以热捧民间的“医生红黑榜”,因为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他们还渴望温暖和尊重。而要帮助患者真正做好“择医指南”,并不是一两个网络榜单所能解决的,而是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医疗监督体系。另外,患者怎样才能看好病,也需要事先掌握自己看病时需要注意什么。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的建议。

  ◆调查篇

  到医院看病,您是能挂上谁的号就挂谁,还是事先要精挑细选再就诊呢?

  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很多患者为求一良医也大力利用网络,还催生了网络版“医生红黑榜”:近日,名为“2010版济南医生‘红黑榜’”的帖子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甚至被不少济南乃至山东的网民奉为“看病指南”。其实,此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就已经流传起了多个版本的网络“医生红黑榜”。

  患者热捧医生“红黑榜”

  11月17日至19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同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安贞医院、望京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记者发现,对于网络流传的医生红黑榜,尽管部分患者表示“网络不可信”,但大部分患者还是会受到网上关于医生及医院评价的影响,有的患者甚至会完全根据网友对医生及医院的评价选择医院和医生。在望京医院急诊就诊的林女士、在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高女士和在朝阳医院儿科就诊的林先生等人皆表示,在网上看过关于红黑榜的新闻,并“觉得挺好的”。其中林女士表示,“医院缺少监督,有人总结出这种东西可以给大家分享,也促进医院改进”。

  除了“医生红黑榜”外,一些点评医生的网站也受到了一些患者的青睐。一位老年患者表示,她知道有些评价大夫的网站,也有时候让自己的孩子帮忙看,然后根据其上的内容来选择。因为她觉得“就算是专家也有区别,谁看病也不愿意找态度不好的。”

  不过,11月19日在同仁医院就诊的一位男士表示,“不会完全依靠那个(网络)选择。如果是疑难杂症,那就根据医生职称什么的选择专家。如果不是什么特严重的病,按红黑榜选也是可以的。”

  被点评医生齐喊冤

  医生怎么看待这些网络点评呢?一位在39健康网推出的《北京消化性溃疡治疗医生红黑榜》“黑榜”名单之列的某三甲医院医生认为自己“有点冤”,他表示每天接诊的病人很多,加上有时自己的心情可能受私事的影响,难免有时怠慢病人,“但这也不至于就上了黑榜啊”。

  对于网络流传的红黑榜及医院点评,很多医院也表示“不可过分看重”。朝阳区一家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是在为患者服务,医生也是人,医患之间有些矛盾也是难免的,网上的很多评论多是主观感受,因此医院并不会完全根据这些来考评医生”。

  相较于“上黑榜”医生的愤怒,网上口碑较好的医生则希望患者能宽容理解忙碌的大夫。一位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在好大夫网站上收到了几十封的感谢信,而且得到好大夫的投票数也位居前列,不过该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身边的同事们大部分都觉得网络“医生红黑榜”有点极端,网友评价大夫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大夫有时候比较忙,可能出现态度不好的情况。

  期待官方权威“红黑榜”

  一方是对榜单的依赖,一方却对榜单不予理睬甚至嗤之以鼻。医患双方对榜单的态度可能正反映了现实的医患关系:充满矛盾和不信任。

  11月18日,海淀区一家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患者与其相信网络上“来源不明的评价”,倒不如从医院等正规渠道获取医生信息。她表示,对于患者来说,能得到的关于医生最准确的信息应该来自医院网站。

  事实上,今年10月中旬,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最新版《北京地区卫生系统网站评议指标体系》,对医院网站用50多项指标进行评议考核。北京市卫生局12320工作人员表示,患者可以在医院网站上查询多项信息,包括介绍医院各科室概况、联系方式、科室人员、诊疗范围、院内专家信息以及医院就医流程等。

  不过,尽管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都在努力让医疗信息更透明,但是患者感觉到的依旧是“不方便和不可信”。在采访中,一些患者表示曾在一些医院网站留言过,但过了半个多月还是没有回应。还有患者表示,尽管医院网站上关于医生的职称、擅长方向等信息一应俱全,但是患者同样关心的医德问题却无从体现,而这正是网络点评可以带给患者的。很多受访患者表示,自己需要的“好大夫”只是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

  读者声音

  我心目中的“好大夫”

  张先生:既看好了病又为患者省钱。现在的医生可能为了省事吧,去了随便问两句,就让去验血,浪费时间和钱。

  林女士:好多医生金口玉言,对患者说的话特别少。我就希望医生多替患者考虑,多说一些患者想要知道的东西。

  高先生:就是看病别走程序,有什么毛病就查什么,别动不动就验血做CT什么的,看病的人那么多,光排队也得半天,对病人的精神是种折磨。

  李女士:医术高、口碑好的就是好医生。

  王先生:病友介绍,自己常看病也知道谁好,大概有个数。医术高最主要,其次你也得跟病人聊得来。

  高女士:听人介绍吧,那种和蔼点的医生比较不错,不过有时候医生不是自己能选的。

  (来源:11月17日—19日记者采访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同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安贞医院、望京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服务篇

  就医有道

  聪明患者更易遇到“好大夫”

  目前有的医院的专家一天要接诊几十乃至上百名患者。要在这短短时间内让医生做出最有效率的诊断及治疗,仰仗的不仅是医生的医术,还有患者的努力。事实上,做好就医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就医时的沟通技巧,对于患者就诊同样重要。本期,我们请来几位网络口碑较好的大夫教您一些与医生沟通的小技巧。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01124/33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