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特殊婴儿食品因用途特殊,须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然而,由于之前生产标准的缺失,国内几乎没有企业生产,而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也需要单独审批,渠道并不顺畅。
我国每年新出生婴儿约1500万,其中很多由于各种疾病影响,不能喂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食品,因此,特殊婴儿食品就成了这些婴儿家长的首选。
然而由于生产标准缺失,国内几乎没有企业生产,而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也需要单独审批。除了在市场上难以购买到,各方关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食品的使用在认识上也存在误区。
目前,医学界对早产儿奶粉的使用时间、使用量等标准尚无定论,盲目使用将带来未知风险。
今年1月1日实施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简称《通则》),针对有特殊医学状况的婴儿,规定了包括无乳糖配方或低乳糖配方等六种常见婴儿配方食品的生产标准。
特殊婴儿食品因用途特殊,须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然而,由于之前生产标准的缺失,国内几乎没有企业生产,而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也需要单独审批,渠道并不顺畅。
新标准出台后,一些企业已开始比照规定调整相关产品,今年1月1日后生产的产品须与该标准各项规定相符。
《中国科学报》对北京市场的不完全调查发现,通过医院途径基本可以买到所需的特殊婴儿食品;虽然部分大超市、母婴用品专卖店也能买到少数品牌产品,但由于消费者对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容易被商家误导;此外,每一种配方食品应如何使用,各方认识也存在误区。
《中国科学报》还发现,对于标准出台之后生产的部分产品,存在单位标注不规范、未明显标注“遵照医嘱使用”字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