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医改的关键在于群众受益

2015/4/3 来源:[db:来源]a-A+

 

  昨天有两条新闻和医改有关:一是,4月1日,中央深改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在有关医改方面,指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坚持探索创新,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二是,重庆市卫计委、市物价局喊停实施了7天的医疗调价。

  破除医院逐利重在公立到位

  当前,公立医院虽名为“公立”,实则具备不少民营属性。有时,他们像民营医院一样,为营业额发愁,甚至下指标、分任务,希望通过种种手段,提升创收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痛批这种现象,认为院长一聊天,就会谈到钱,是一种极不正常的价值取向,也客观反映出公立医院逐利的普遍性。

  公立医院之所以逐利,与政府投入不足有关。《人民政协报》曾载文称,2013年,政府投入占公立医院收入的比重普遍不到10%。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直接投入占公立医院收入达到30%左右,才能保证公立医院在保持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按公益性目标运行。若投入不足,只有逐利,才能让医院有发展、职工待遇有保障。

  可见,要想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关键要落实政府的办医责任,加大投入,确保公立到位。如此才能让公立医院不为稻粱谋,医生看病不带着利益追求,一心一意抓技术、搞服务,从而让公立医院洗涮“铜臭味”,回归公益属性。

  同时,要将政府的钱和医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不能出现滴漏,或者用错了地方。如在医保资金的给付上,若方式不对,则极有可能补给“过度医疗”和“重复检查”,若收得太紧,又可能导致治疗不足等问题,按病种还是按项目付费,需在医保方面作好政策规划。至于药品改革,从来都是医院公立是否到位的一个指标,假如以药养医继续存在,则政府的办医责任转嫁给了药品,仍是公立属性的失守。只有医疗、医保、医药诸方面互动改革,才能在各种制度上,维护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此外,人不会嫌钱多,医院和医生也是如此。政府投入再大,医保资金运作再合理,若没有一把戒尺来惩戒逐利冲动,也无法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打击行业歪风,维护医疗清廉,再加上医生能从政府的投入中获得较高收入,还可以通过多点执业等合法途径来体现劳动价值、提高职业尊严,就会形成不想、不会、也不敢逐利的良好局面。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ygjxs/20150403/1072715.html